扶风县论坛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贺辉耿苏强陈清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
一名*员就是一面旗帜
将*旗插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前沿
有效筑牢疫情“最后一米”防线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对猝不及防的考验,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及时发动全区各镇*组织根据疫情防控重要卡点、重点战线*员人数情况组建临时*支部,积极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上演了一幕幕“逆风而上”的“战疫故事”。
临时*支部责任“不临时”
杨凌西高速出口不仅是进出杨凌的最西部“西门”,更是疫情防控的阵地前沿。
在杨凌西高速出口检查点,临时*支部书记桂*会(左二)现场指挥疫情工作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今年59岁的李仓成是杨凌示范区发展和改革局二级调研员,30日上午10时许,得知要在杨凌西高速公路出口的联防联控点建立临时*支部时,他主动请缨加入疫情防控临时*支部,24小时轮班值守,昼夜对过往的车辆及人员进行检查,认真细致地做好测量体温、消*、登记等工作。
对进入车辆进行消*处理
记者在该监测点看到,车辆有序进出,5名“临时*支部”*员带领医务人员身着隔离服装,对来杨凌车辆和人员查证明、问轨迹、测体温、做记录等,凡是非杨凌户籍车辆和人员则进行劝返,现场分工明确。
对过往车辆进行信息登记检查
“杨凌西高速出口检查点临时*支部的成立使*员先锋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坚决做到疫情威胁不解除,绝不撤退!对打赢这场防疫战我们信心百倍”,西高速出口临时*支部书记桂*会介绍,在疫情防控一线建立临时*组织,构筑红色示范岗,就是要发挥*员作用,组织*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充分体现*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拒绝“本能”的防疫逆行者
面对危险,躲避是人的本能反应,但在这场关乎生死的疫情防控战中,却有人直面危险,负重前行。
马维对过往车辆进行登记检查
“从31日成立临时*支部起,我就投入到了抗疫的一线,害怕肯定会有的,但作为一名预备*员,必须要走在前面”,马维如是说。
早上不到八点,西宝中线西入口检查点临时*小组领导就将任务细化部署到每一名民警。杨凌交警支队新区大队民警马维按照要求佩戴好口罩等防护装备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西宝中线杨凌西入口检查点
“现在是逢车必查,24小时值守,坚决筑牢疫情防线……”。在西宝中线杨凌西入口检查点值勤的马维,正在对对过往车辆逐一检查、登记。
在冬日的交通卡口,他们身着警服的身影让人分外踏实,他们胸前佩戴的*徽,温暖而夺目。
西宝中线西入口检查点临时*支部成员现场检查疫情工作
西宝中线东入口检查点是杨凌至扶风(省道)重要的交通枢纽,肩负的疫情防控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西宝中线西入口检查点临时*小组负责人胡实忠直言,在这个非常时期,作为*员干部在疫情面前,应牢记嘱托、听*指挥,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用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纪律作风,为杨凌抗击疫情筑起一道坚强屏障。
对车内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把*支部建在“抗击疫情”一线上
“我是名*员,能用到我地方,都是应该做的”记者在杨陵区崔东村看到,*总支书记崔珂华正带领着8名*员志愿者分别守在进村的2个检测点,为行人进行体温检测,对过往车辆进行登记和排查。
崔珂华(右一)介绍目前疫情防控情况
崔东沟疫情防控检查点
目前,杨凌个乡镇村庄能否闻风而动、令行禁止,检验着基层*组织和*员干部的战斗力执行力,检验着基层*群关系的密切程度。
像崔珂华这样的*员、志愿者们还有很多,每天奔波在第一线,保障村民安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时刻,*旗迎风飘扬。面对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杨凌各级*员干部冲在前,用实际行动,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让*旗飘扬在“战疫”最前线。
截止目前,杨凌在各乡镇、社区、村组等成立起个(农村37个,城区68个)疫情防控临时*支部,主动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每个乡镇都组建起由村“两委”干部、*员、入*积极分子等参加的疫情防控工作小分队,充分利用小喇叭、贴标语等形式,参与到防控工作来,构筑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关键时刻有组织在,关键岗位有*员在的红色防控网格化体系,有效筑牢疫情“最后一米”防线。
编辑:梁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