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有幸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宝鸡籍著名画家罗宁的创作室采访到罗宁,在清新雅致、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里,听他讲绘画艺术。渊博的学识以及谦和的态度,温良淳朴的外表,平易近人的性格是他给人最深的印象,儒雅的他话并不太多,但聊起艺术之路,伴随着一缕缕墨香,他逐渐打开了话匣子。
家庭熏陶播撒艺术萌发
年,罗宁出生于宝鸡扶风县的一个小村庄。父亲写的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大哥罗铁宁对文学、戏曲非常喜欢。大哥18岁那年,处女剧作《嫁妆镰刀》由县剧团编排演出并一炮而红,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下,罗宁就和艺术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上小学、初中,他便喜欢办板报之类的活,板报的设计和简单的插图使他对美术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和老师一道在农村、水库的墙壁上绘制了数幅大型宣传画,这些经历磨练了他独立自强的个性。十六岁时,罗宁便作为最小的画家代表参加全省学习户县农民画会议,在当地他已经是个较有影响的“小画家”了。
中学时,罗宁的美术成绩在班里更是数一数二的,毕业后他考入凤翔师范美术专业,期间,他创作的年画作品《周总理和孩子们在一起》参加了全省科普美术作品展览。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西安的一所重点小学任教。美术教师的工作正适合发挥罗宁的爱好和特长。他主动向校领导提出办板报,自画、自写、自编。授业解惑之余,他拜著名美术大师王西京为师,还大量临摹、研究、学习着中国名师大家的作品,同时向省内外报社投他设计画的插图稿。自年他的《参观八路*办事处速写》在西安晚报发表起,已经有千余件速写、插图、单幅画、连环画公开发表。
青春勃发在艺术之路上驰骋
80年代,罗宁的美术天赋便开始受到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