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贤山寺赋刘新科 - 扶风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扶风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贤山寺赋刘新科
TUhjnbcbe - 2021/8/29 22:37:00
白癜风的药有那些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224/4342832.html

点上方"扶风微传媒"免费订阅

贤山寺赋

文/刘新科

天开紫气,地孕精华。灿灿霞蔚,霭霭云蒸。关中西府,扶风古城。昔城南十五里,有名刹贤山寺焉。面对秦嶺,同太白山相望;背靠北莽山,与法门寺相峙。其地北接周原,三面临沟。地势北高南低,面积两顷,皆为梯田。远看不见,诚访即到。绿树成荫,包刹其中,依塬建寺,故游人有入山之感。下塬入寺,东西两沟,绕寺左右。下端两沟合一,可直通塬下村舍也。贤山建寺,历史悠久。有墨客诗人之遗赋;存民间传闻之轶事。有元顺帝来寺问道,拜贤齐和尚为国师事。古代圣贤,在此足迹,枚举不尽。拓来群贤,云集于此。故名曰贤山。与众不同的是:尤有宋代之横渠祠。盖因大学者张载,幼时曾在此寺结庐攻读,成学后又在此地实践“井田制"。讲经学,创关学之体系;授生徒,树求实之学风。慕孔子之所志,仰孟子之儒通;展儒学之仁爱,探尧舜之丰功。学者云从,书声琅琅;关学盛事,由此名满神州。又有四川河中按察使杨瞻,曾来寺礼拜,撰碑文以留后世。其子杨博,官居朝廷少保。践父之足迹,亦来膽仰张子。并在此避暑,建有凉亭并修二桥,直通幽境。且与僚属,论*、饮酒;又为其父撰文且手书德*碑,立于横渠祠前檐之下。寺东有东作村、明末大儒王豫嘉。王翰林小时亦曾在此读书,家贫苦学,孜孜不倦,人皆以此策勉后学,更使贤山寺声名大振。贤山寺内,但见古庙成群,修木参天。天王殿、菩萨阁、玉佛阁、达摩殿、祖师堂……古朴雄浑,肃穆庄严。游客常年络绎不绝。或登高览胜,或烧香许愿,或访古探幽。俨然神仙福地,世外桃源。尤在罗汉洞前,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大地昏暗,唯东崖壁上,落日余晖,反射其上,经久不灭。若东望沟底,松柏苍苍,烟雾缭绕,周围早已夜暗,唯此处独亮,故有"贤山晚照光明显”之说,遂成扶风八景之一也。贤山寺旧日有土地数顷,张子曾在此搞过井田制试验。今尚有百亩之大。加之地形特异,远离村庄,道路崎岖,工业不争,农业不喜,勤者能扩,居者能守。正是佛家宏法之畿,学佛盛殿,修行之宝地。然在文革期间,贤山寺完全被毁。改革开放后,四众商议,修复宝刹,遂开工重建。为早日恢复古刹原貌,寺院持恭招天下德才兼优之仁者,光临贤山古刹,施德、施智丶施财丶施力,能解义囊,千秋之业,可成就无量功德矣。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作者简介

刘新科,生于年,扶风县天度镇章村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往期部分作品回顾

◆柳店烟飞赋◆扶风“一口香”赋◆飞凤山赋◆怀念我的几位小学老师◆闲话村办小学的历史◆龙泉寺的传说与现实◆家乡秦腔琐议◆在宝鸡长寿中学读书的日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贤山寺赋刘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