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碗”与“秦忆浓”文/刘三省
“毛大碗”和“秦忆浓”是扶风县城新区开办的两个餐饮门店的简称。
“毛大碗”餐饮门店的全称是“毛大碗西府削筋面馆”,“秦忆浓”餐饮门店的全称是“秦忆浓食府”。
两个餐饮门店,都与刘家村的一个年轻人有关。
这个年轻人就是刘志强。
刘志强,一个30岁刚刚出头的年轻人,头一次见面,就给人一种亲切、忠厚和彬彬有礼的感觉。他既是“毛大碗西府削筋面”的老板,又是“秦忆浓食府”的主要合伙人。
那天上午十点,刘志强陪同我走进“秦忆浓食府”的营业大厅,在一个避静处的餐桌上坐了下来,无拘无束地给我谈起了他这些年自主创业的历程。
刘志强的自主创业,是从外出打工之后开始的。
年,十八岁的刘志强从扶风胜利技术学校毕业之后,就去陕西汽车制造厂打工,学的是钳工。三年后,他又去了广东,在广东河源农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打了四年工,随后又回到了西安。
年,刘志强最终还是回到了扶风县工作。
刘志强虽然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由于工资水平较低,只好悄悄摸摸地干起了第二职业。白天,他在单位上班。晚上,就在县城跑出租车。
时光如梭。转眼间,刘志强已经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
婚后爱人马瑞妮给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小两口开始感受到了来自生活的压力。不久,小两口又在县城新区买了房子,客观上需要他通过做生意,缓解经济上的压力。
年,一位同事觉得志强人厚道,本分,两个人便合伙在县城新区莲花广场开了一家“袁记肉夹馍”,主要经营肉夹馍、凉皮、米线、馄饨等风味小吃。
“袁记肉夹馍”也是加盟店。创业一起步,就加盟一家有影响、有实力的餐饮总部,这对于两个从未涉足过餐饮行业的人来说,确实是件省心省力的事情。
刘志强和他的合伙人,都明白“诚实做人”和“诚信经营”的道理。他们严格按照“袁记肉夹馍”餐饮总部的配料,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保证制作出来的每一个肉夹馍和其他风味食品都是上品。
这让他们的生意从一起步开始,就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年至年那三年,他们“袁记肉夹馍”的生意异常火爆,门店里每天都是人头攒动,顾客盈门,他们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
生意火爆,也让周围一些人感到眼红。房东的租金也是一路攀升,由一开始的年租金13万元,一路涨到了22万元,仍然欲罢不能。
他们感到,在莲花广场已经无法再呆下去了。
他们另辟蹊径,把“袁记肉夹馍”门店搬到了“祥云华府”那条街的东门,继续经营肉夹馍。
经营地点的搬迁,并没有给“袁记肉夹馍”带来好运,也没有出现在莲花广场时那种人头攒动、红红火火的情景。
地产行业“地段,地段,还是地段”的*金法则,在餐饮行业同样适用。
刘志强把门店出租给别人开烟酒店。
在县城开个烟酒店,很容易压资金,勉强支撑了一段时间,也是难以为继。
刘志强决定收回门店,重新开了一家“毛大碗西府削筋面馆”。这也是一家加盟店,总部在西安,在西安很有名气。
这是刘志强在经过市场调研后,才做出的决定。他觉得:在扶风县城,卖臊子面的门店多,卖削筋面的门店少,竞争对手少,应该好生存,好发展。
“毛大碗西府削筋面”开张后,并没有出现他所期盼的生意兴隆的景像。削筋面虽然也是陕西关中西府的一道美食,如果把面揉到、擀硬,再配上油泼辣子、大肉臊子,味道独特,鲜美可口。只是,这种美食过去是农村人干重体力活时吃的一种美食,具有抗饿、耐饥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干重体力活的时代也过去了,又有多少人专门来门店吃削筋面。
刘志强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打算通过扩大菜品,提升服务,来赢得顾客。
调整经营思路后,他们除了继续经营削筋面,同时增加了干拌面、臊子面、米粉米线、毛大碗套餐和关中风味小吃等系列食品。
经营范围的拓展,风味食品的增加,让“毛大碗西府削筋面”门店的生意逐渐好了起来,门店出现了盈利。
今年6月份,刘志强的媳妇马瑞妮亲自充当“网红”,通过
7月份,我从马瑞妮发到
那是夜里一点钟拍摄的一段视频,“毛大碗西府削筋面”餐饮门店大门口依然宾客满座,人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毛大碗西府削筋面”成为“祥云华府”社区门口那条街上最引人注目的餐饮门店。
从骨子里,刘志强就是一个不服输、爱折腾的年轻人。在“毛大碗西府削筋面”出现盈利之后,他腾出时间精力,经过市场考察调研,又和其他两位合伙人一起开办了“秦忆浓食府”,主要经营扶风一口香、岐山辣子面、搅团、红豆梱梱、辣子锅盔、野菜疙瘩、精糕等各种关中风味小吃。
这也是一家加盟店,餐饮总部在岐山县,在岐山一带异常火爆。
在经营地段上,“秦忆浓食府”离开了闹市区,选择了一处距离不远,相对僻静,又好停车的地方,租了一个门面做餐饮门店。
“秦忆浓食府”餐饮门店营业面积较大,在门店营业大厅的装修上,也花了一番心思,下了一番功夫,整个装修风格以周原文化为基本元素,就连四个包间都分别起名为文王厅、武王厅、岐伯厅、周公厅,档次相对比较高。
经营方式也比较灵活。既可以接待团体就餐,也欢迎南来北往的散客。在许多城市的餐厅吃饭,进包间有最低消费,在“秦忆浓食府”的餐饮门店的包间吃饭,没有最低消费这一说。
他们设立包间的目的,就是给顾客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相对私密、方便说话、便于交流的餐饮场所。
特别是,具有浓郁关中西府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品种齐全,制作精细。只要顾客走进“秦忆浓食府”,关中西府的风味小吃都能吃到,满足了许许多多喜欢吃关中风味小吃的顾客需求。
一般说来,风味小吃的利润比一般食品要高。“秦忆浓食府”从一开张,生意就一直比较红火,就连西安、宝鸡的许多顾客也慕名而来。
在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刘志强的媳妇马瑞妮风风火火的从门店外面走了进来。
刘志强介绍说:三爸,这是我的媳妇马瑞妮。
我起身相迎,握了握手就问:小马在哪个单位上班?
马瑞妮说:扶风县旅游局。
在旅游局做什么?我问。
负责编辑《宝鸡扶风旅游》的
你们的《宝鸡扶风旅游》
欢迎你继续投稿,以后可以直接找我。马瑞妮说。
那就加个
加过
我打开她的朋友圈一看,近期的
等马瑞妮坐下来,我问志强:“怎么想起来搞自主创业?”
志强说:“在单位工资比较低,养不起媳妇和儿子。还有,前些年在县城新区买了房子,必须趁着年轻折腾折腾。”
“说说你这些年的经营体会?”我说。
志强想了想说:“第一,信心很重要。特别是在门店经营不顺当的时候,只要有信心,就能坚持下来,就能盈利。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要学会在逆境中生存。第二,脚踏实地,用心去做。用心了,就能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升服务。特别是要把顾客的心理吃透,时时处处替顾客着想。第三,搞餐饮,食品安全、餐饮卫生最重要。”
当天中午,刘志强要求我留下来品尝品尝他们的饭菜。他叫来了服务员,点了“秦忆浓食府”的几个特色菜和风味小吃。不一会儿,风味小吃就端上来了。
刘志强把各种风味小吃逐一夹在我的盘子里,让我仔细品尝。我发现,端上来的几种风味小吃,都很有特点。特别是扶风一口香、搅团、辣子锅盔和红豆梱梱,美味可口,非常好吃。
我拿来菜单一看,觉得他们推出的菜品,完全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好吃不贵,经济实惠。
富有特色的“毛大碗削筋面”和“秦忆浓食府”!作者简介
刘三省,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人,高级经济师,中央企业退休高管。人生阅历丰富,当过兵,做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担任过中央企业高管。曾担任总后勤部生产管理部企业管理局副局长、总后勤部经济贸易局局长、中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群工部副部长、国务院派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专职监事兼第25办事处主任。退休前为中央企业--新兴际华集团总经理、际华轻工集团董事长兼*委书记。
爱好写作,笔耕不辍。著有报告文学集《一个女兵的梦》、长篇纪实文学《从职业*人到央企老总》《超越平庸》、散文集《岁月心语》《悠悠故乡情》《走进绿水青山》和企业经营管理著作《*队企业改革管理纵横》《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与监事会工作》《市场、创新、发展、管理—企业做强做优的宝典利剑》《管理成就企业》等。
投稿|admin
ffb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