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散文作品王哈三李新平陕西 - 扶风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扶风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散文作品王哈三李新平陕西
TUhjnbcbe - 2021/8/22 15:57:00

王哈三(散文)

文/李新平(陕西)

这不是他的真名,也不是字,号。而是同志们有感而发,共同认可称呼。还有几个吆喝,叫什么王三公子,王大本......常这样叫,真名模糊了。他略显黑,常留短平头,浓眉大眼,鼻梁硬挺,常面带笑容,和蔼可亲,见人总是哈哈哈三声大笑,不论谁在争吵,还是紧张,只要听到三声大笑,立马气氛和谐,故尔叫他哈三。哈三的父亲是老革命,曾任大队*书部书记,冯家山扶风兵团某营指导员,工程队*支部书记。为人厚道,德高望重,人们取笑叫他三公子,关于王大本,那是他勤奋好学,大专毕业,笫一个参加成人自考而获本科学历,一次领导讲话,号召学习王大本,因而得此名。王老师大专毕业后,在外县教育局工作,因一笔好写,成为办公室主任,他虽爱说爱笑,但工作起来毫不马虎,不作表面文章,力求技叶有根,这样两三年后,他厌烦了官场的谨慎,崇尚站讲台的工作,坚决要求去乡下工作,领导不允,他别出心裁,故意犯错,在一次接待上级领导的工作中,他把水杯倒的很满,领导说:"你怎么倒那么满?",王老师认为机会到了,走到桌前,每个杯子用嘴吸了一口,问领导,你看行吗,气得领导脸红脖子粗,真想骂......然而王老师高兴了。第二天领导找他谈话,让他去基层工作,去某校任校长,他坚决不去,要去乡村小学任教师。就这样他去了乡下小学。如愿以偿的王老师,如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如鸟出樊笼,高兴的连唱带跳,脱掉了汉官威仪,穿上自由的简服,兴高采烈的登上了讲台,哈哈哈,三声大笑,开始讲课,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他热爱教学工作,精心辅导,答疑解惑,深受学生喜爱,这样一干就是十年,后来乡教育组做工作,让他来中学工作,使我们有幸和他一起工作。王老师报到时,一身农夫打扮,被门卫拦在门口,后来他说是新来的老师才进了门。有次学校组织听课,王老师讲的是《孔乙己》,他跟唱戏一般,把鲁迅笔下的一个落魄文人表演的活灵活现,吃茴香豆和欠帐不还的表情,判若两人,直到拉着被打坏的腿要出酒馆时,学生们为之鼓掌,他还是哈哈哈,三声大笑,布置作业,课后测评,学生接受效率很高。他爱干活,学校后勤有活常去帮忙,不辞辛苦。他人缘很好,粉丝众多,常有他工作过的地方人员及学生,和学生家长来看他,他的房间常常传出爽朗的笑声。乐于助人,善于调解矛盾。记得有次两个学生打架,双方家长剑拔弩张,他去调解,大声大笑说,两位家长,孩子们打架,就是今天你别从我门口过,明天又去他家玩耍,没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别说怪谁不怪谁了,医院看,两家坐在一块吃一顿饭,对家长好,对孩子成长更好,何乐不为呢。家长听了王老师话,气氛和谐多了,受伤的孩子家长说对啦,我自已去看,而这家家长坚决不允,他不是不讲道理,钱他一定要出。这样,一场矛盾化解于无形。他常讲的是平凡两字,一切随缘,和我工作几年,常见满面春风,笑口常开。他赞誉农民,热爱农村,朴实可敬,他说只要把自己当作农民,什么事都好说,什么坎都过得去,人就要有平凡的生活,高尚的人格。他在村子辈分高,常有些小媳妇同丈夫,公婆之间的矛盾,他不去讲道理,随便笑骂两句,哈哈一笑,就完事了。据说王老师也退休了,那次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作品王哈三李新平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