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点上方"扶风微传媒"免费订阅
怀念二嫂
文/扶风老怪
年4月9日,就是古历二月二十八日,对湋河岸边的一户普通人家来说,这是一个极其黑暗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们失去了一位和蔼敦厚的亲人——李秋云老人。李秋云,生于年。幼年时期,由于家境贫寒,生活倍受煎熬。嫁入我们张门后,李秋云能上奉公婆,下悌弟妹,严教子女,善待乡邻,在村民的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声誉,深受村民的尊敬和爱戴。在丈夫离世之后,李秋云就用自己的弱肩勇敢地担当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对外积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锄草、务棉、拉粪、收割,样样争先;对内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做饭、浆洗、缝补、扫屋,不甘人后。沉重的劳作让李秋云手磨粗了,俊美的脸晒黑了,坚挺的腰累弯了,甜美的声音苍哑了,可这个饱受苦难,历经风霜的家庭却亮堂了,孩子们的笑声更甜了,家人们吃的、穿的更好了,走起路来更精神了。李秋云用自己的坚强与对生活的热爱在苦难的江河中奏响了甜美的音符。李秋云她有菩萨一样的心肠,对新生命非常热爱。她是一位接生婆,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李秋云就穿梭在青龙山畔、湋河岸边的无数农家,草庐下,寒窑内,几乎都留有李秋云的忙碌的身影。昏暗的油灯下,她把多少婴儿带到了人间;连绵的秋雨中,她为多少农家带来了欢乐。李秋云迎接的生命,何止万千,有些农家祖孙三代都是她带到人间的。新生婴儿的啼哭与李秋云爽朗的笑语就是湋河两岸普通农家最美的乐章。为了接生,她不知磨破了多少布鞋;为了接生,不知刮破了多少雨伞。为了接生,她不知在泥泞的小道上摔了多少跤;为了接生,她不知遭受了多少凄风冷雨的打击;为了接生,她不知抛掉了多少疲惫中的呻吟;为了接生,她不知重复了多少行程。弱小的身影,常常是从东山走到西山,从河北走到河南。从白天忙到黑夜,又从黑夜忙到日出。一碗普通的辣汤面就是对这位可敬老人最美的回报,母子平安就是这位善良女性最大的心愿。李秋云,她就是我们青龙山畔、湋河岸边那朵最美的秋云呀!当爱子遇难之后,李秋云,可敬的老人,你还是那样的坚强。你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诅咒苍天,而是默默地擦干了眼泪,带领着媳妇、孙子一起在生活的苦海中前行。你用自己的坚强、乐观、豁达、前进在平凡的村民心中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你同样用自己的热爱、接受、面对、改善在世人的生活中矗立了一座伟大的丰碑。你虽然地位低下,默默无闻,可你的精神却是我们平凡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你虽然名不见经传,可你却是照耀我们继续前行、拼搏苦难的灯塔。今天,你走了,我内心非常伤痛。记得前几天我去探望病中的你时,你拉着我的手,还数说着我出生时的境况。我说我考学时就是住在你的房间,吃着你下的面,我能走出农村,还有你的功劳呢!你笑了。笑的是那样的真诚,那样的开心,可又是那样的力不从心。我明白,你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涌上的痛楚悄悄地占据了我的思绪,我有好多话儿要对你说,可哽咽的声情让我难以平静,我怕引起你的伤心,只好起身告辞。你还是拉住我的手不放,嘱咐我要好好教书,为咱老张家争气。你的语言虽然平淡,可字字如锤,敲击在我的心头上,让我看到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对生活那颗金子般的心。今天,你走了,走的又是那样的无牵无挂。是啊,命运对你太不公了,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这足以击倒任何一个意志薄弱的凡人。可这一切只能让你更加坚强,更加乐观,更能感知人性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你常常对众人讲:佛说苦难是生活的根源,经过苦难洗礼后的内心才会更加地安逸。生活把这么好的乡民和亲人送给了我,我还有什么奢求呢?现在,你的子女们事业有成,孙子们已经立业,重孙们已经笑语动人,你还有啥可以牵挂的呢?你放心走吧,你的家人们一定能用心生活,让老张家的门庭发扬光大。今天,你走了。你的一生,漫长而艰辛;你的一生,平淡而伟大;你的一生,坚韧而勇毅;你的一生,质朴而光辉;你的一生,传奇而感人;你的一生,曲折而痛酸;你的一生,刚正而不阿;你的一生,康泽而端庄。你是一位圣洁的东方女性,你是万千女性星河中那颗最璀璨夺目的明珠。如果喊破苍穹能留住你*魄的话,我情愿跨上雷霆,借长剑之力让你的生命得以永生。然而这毕竟是我们的奢求,我们的挽留就要化作淡淡的云烟随风而去,留给我们的只是无尽的伤痛和永久的思念。在这泪水注满世界的日子里,我只能送上我真诚的祝福:二嫂,一路走好!作者简介张恩明,网名:扶风老怪。陕西扶风人,中学教师。扶风作家协会会员。教学之余,奋力笔耕,其作品语言朴实,感情充沛。作品曾在《秦岭天地》《三秦文学》《扶风微传媒》《同州芳草地》《扶风作家》等多家平台刊发。
往期部分作品回顾
◆南无阿弥陀佛◆今夜又是难眠◆永远的怀念◆祭父文◆写给妻子的悄悄话◆由臊子面所想起的◆思念◆背影◆回豆中◆我的读书生活◆从荒草园到张卜初小◆野河山游记◆六叔◆我的母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