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导读
宝鸡市扶风县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扶贫资产管理作为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的重大举措,作为壮大集体经济、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突破口,探索形成了扶贫资产管理“”机制(四张清单摸家底,五种模式抓管理,三色管控防风险),推动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努力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基本情况
扶风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辖7镇1街、个行*村、3个农村社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43.1万。扶风县在扶贫资产管理工作中,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以回答好“脱贫攻坚留下了什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等重大问题为抓手,坚持把资产管理作为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的重大举措,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突破口,探索建立了扶贫资产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先后迎接了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商洛市等市县余人参观交流学习。年9月全省扶贫资产管理现场调度会在扶风召开。年9月2日,全省扶贫资产管理工作现场调度会在扶风县召开
主要做法
一、“四张清单”摸家底,确保扶贫资产权属清、项目明为切实摸清全县扶贫资产家底,把好“源头关”,扶风县从年底启动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工作,通过建立“四个清单”,着力解决扶贫资产“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等问题。一是建立责任清单。明晰县、镇、村三级责任,成立扶风县扶贫资产管理中心,设立综合协调、资产摸评、确属界定、资产管护、资产运营、资产监督6个专项工作组,负责组织部署、统筹推进、督促指导全县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在镇街设立扶贫资产管理工作站,县级相关部门和各镇街、村(社区)各确定一名扶贫资产专职“管理员”,负责办理具体业务。通过扶贫资产确权,将扶贫资产权属明确到村,明晰管护责任和具体责任人。二是建立制度清单。研究制定《扶风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扶贫资产摸底指导意见》和《公益性扶贫资产管护办法》《经营性扶贫资产管理办法》等制度,绘制了“扶贫资产确权流程图”,明晰了确权工作的步骤和流程。同时制定了《扶贫资产确权界定协议书》《扶贫资产管理承诺书》等制式文本,确保扶贫资产管理有章可循、合法合规。三是建立资产清单。坚持“自上而下返,自下而上核”的“一上一下”工作法,对全县扶贫项目、资金和资产开展全面核查、系统梳理,进行权属界定和登记造册,明确每项扶贫资产的身份信息,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四是建立档案清单。制定《扶贫资产档案管理清单》,对扶贫资产实行动态档案管理,形成“一总四类”(县扶贫资产管理总台账,县级部门、镇、村、户四类分台账)扶贫资产档案管理模式,对扶贫资产管理前期工作、组织实施、确权移交、管护运营、收益分配、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分阶段建档,确保有据可查、管理规范。11月6日,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专题听取了扶风县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并给予了肯定
二、“五种模式”抓管理,确保扶贫资产管得好、能增值针对扶贫资产的不同类型,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样化管护、运营模式,着力在扶贫资产长期发挥效益、稳定保值增值上做文章。初步探索形成了“五种模式”:一是“1+7”管护模式。对农村通村公路、小型水利、公厕、幸福院、卫生室、公共文化设施、体育健身设施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固定资产,按照宝鸡市公共基础设施管护“1+7”模式,整合管护事务,设立管护岗位,优先聘用贫困群众,实行一人多岗,明确管护责任,确保公益性扶贫资产持续发挥作用。二是“自主经营”模式。对经营性扶贫资产,鼓励有意愿、有能力、有基础的村结合村情实际,自主选择产业项目,盘活用好扶贫资产。县扶贫资产管理中心建立特色产业项目库,为镇村提供项目选择、信息咨询、市场分析、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致富带富能力。三是“村企联建、*府统筹”模式。县扶贫资产管理中心在全县筛选胜利食用菌、陕果集团等2个带动力较强的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周边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益贫带贫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村发展食用菌、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各村采取自营、委托、承包等方式管理经营,企业负责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指导、产品收购等“一条龙”服务,变贫困村、贫困户“自己走”为企业“带着走”。目前,2户企业已带动法门、午井2个镇25村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人,扶贫资产收益率稳定在10%以上。四是“保底分红”模式。对缺乏经营能力、不具备村企联建条件的村,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扶贫资产交由经济实力较强、投资前景较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按照一定比例定期分红,吸纳贫困户在企业就业,村组配合流转土地。贫困户收取资产分红、土地流转、务工收入等三重收益。五是“股份合作”模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扶贫资产入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双方按出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企业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以宝枫园林为例,目前已带动周边良峪村等13个村组发展元宝枫产业园2万亩。扶风县法门镇胜利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分红现场
三、“三色管控”防风险,确保扶贫资产不受损、保安全坚持把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贯穿始终,建立扶贫资产风险防控办法,根据不同扶贫资产安全风险等级,在扶贫资产台账中实施“绿色、*色、红色”三色标注、实时管控(“绿色”表代表扶贫资产运行正常,“*色”代表资产闲置或有资产流失风险,“红色”代表已经出现资产流失、受损等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坚决防止出现扶贫资产闲置、流失、浪费和滋生腐败等问题。一是实行定期公示制度。各村对扶贫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定期公示,公布账目,确保公开透明、阳光运行,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将扶贫资产监管纳入县委巡察、纪委监委日常监督和审计部门审计范围,严查违纪违法问题。二是严格扶贫资产处置程序。对扶贫资产处置实行“审批制”,对确需处置的资产,必须召开贫困户代表参加的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对处置资产进行评估,报县扶贫资产管理中心备案,并及时通过网站、公示栏向群众公开。三是强化动态监测。对各类扶贫资金、资产实施动态监管和精准调度,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存在“短板”、资金资产偏少的镇村及时给予“补短”。对扶贫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分析,对资产管理规范、增值效果明显的镇(街)村优先安排扶贫项目,并在资金规模上给予重点支持,确保有限的扶贫资产发挥最大效益。扶风县扶贫资产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资产管理平台对资产进行动态监管
实施效果
通过扶贫资产管理“”机制的运行,扶风县系统化的回答了扶贫资产“为什么管”“管什么”“谁来管”“如何管”的问题,实现了“扶贫资产的全口径监管”、“公益性扶贫资产管护的的稳定”“经营性扶贫资产的保值增值”3个目标。扶风县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员进行扶贫资产日常维护
经验启示
经过一年来的扶贫资产管理实践,扶风县进一步找到了“脱贫攻坚留下了什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等重大问题的答案。通过“1+7、自主经营、‘村企联建、*府统筹’、保底分红、股份合作”五种模式及“三色管控、定期公示、资产处置、动态监测”等扶贫资产风险防控办法,将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激发村集体经济活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扶风县午井镇午井村召开扶贫资产确权、移交会.
审核:李超
编辑:樊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