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bdfyy/xwdt/我的韩磊兄弟文/刘省平
在西安文艺圈的朋友中,有这么一位青年作家,他大学毕业后转战过两家报社,从事媒体行业六年多,采访报道过诸多名人、名校、名校长及教育部门的领导,比如作家张悦然,比如说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员陈立华、辛*峰、高杨杰、费聿玲、张洁等等。除了新闻采访和文学创作,他还协助自己妻子主编着商洛当地的一本文化期刊。他的经历与我极为相似,而且我们都是一直在繁冗的工作之余坚持着文学的梦想。于是,我俩的关系也就格外得亲近,平时的来往也较为密切一些。他的年岁比我小一轮,所以我常称他为兄弟。我说的这个青年就是韩磊。
有位著名歌星也叫这个名字,所以好多人听着耳熟。但我说的这个韩磊,他是90后,老家地处秦岭深山中的商南县试马镇红庙村,他的父母皆为农民。都说深山僻壤出美女,其实亦是出帅男才子的。韩磊把这“帅”和“才”都占全了。
我与韩磊相识已近七年。这些年,我们见面的次数不算太多,但联系还是很频繁的。几次见面和相处的情形,我至今记忆犹新,仿佛那都是在昨日刚发生的事情。
年春天,一位陌生人突然加上了我的
接着,我们就聊起了文学。他说,起初是几次听人说起我的作品,自己又在网上看了我几篇文章,所以就特别想过来跟我聊聊。对于他的恭维之语,我付之一笑,也未多做解释。接着,他简要地讲了一下自己文学上的心路历程。他从小就对文字很敏感,曾拜读过不少著名作家的作品,深受启发和鼓舞,所以少年时期就喜欢写东西。我问他,这些年发表的东西多不多?他腼腆地笑了笑,说自己的写作没有方向,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前两年写有长篇《白色的板书》,现在计划写新的小说……相谈甚欢,不知不觉一上午时间就过去了。出去吃午饭前,我取出自己前一年出版的散文集《梦回乡关》,在扉页上题字签名之后赠给了他。他显得非常高兴。不久,他在
大概一年之后的春夏之交,韩磊某日忽然打来电话,说他想带一个彬县籍青年作家来我这里坐坐。他们到了之后,我才知道那位随他而来的青年作家名叫辛峰。他个头不高,脸颊和身材很瘦,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年纪看起来和我相仿。寒暄过后,辛峰坐于桌旁,从皮包里掏出一本他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西漂十年》,为我签上了名字。我接过书,很是高兴,连声道谢。但辛峰却眯缝着一对细眼,笑笑的,不说话。这时,韩磊坦率地告诉我,辛峰的听力不好,听说是早在上中学期间让老师把耳朵给打聋了,现在和人沟通只能主要靠纸和笔。我一听是这情况,愣了一下,望着辛峰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我们一边抽着纸烟,喝着茶水,一边说话。我大概询问了一下韩磊的近况,得知他如今在一家新闻媒体工作,情况还可以,就放心了。辛峰是初来乍到,我不能将他冷落一旁。于是,我便拿一叠稿纸和一支签字笔,我写一句,他回一句,以文字进行交流。写字毕竟速度慢,所以我们的交流比较吃力。幸好有韩磊在场,时不时地会给我讲一些有关辛峰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交流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之后,我基本上清楚了辛峰的情况:他的老家在彬县农村,自幼酷爱文学,少年时期就开始发表作品,大学毕业后,经朋友推荐干过多种工作,目前在《三秦都市报》做发行工作,而且他以前也曾北山门住过一年多时间,他的长篇小说中有专门的篇章写到他在这里生活的故事……我拿起小说,翻到了写北山门的篇章,认真读了一遍,他的文字朴实、细腻,于我感觉尤为真实和亲切。韩磊这次过来,主要是充担了中介和翻译的角色,所以我们二人之间的交流倒不是很多;不过,他的礼貌、细心,会照顾和体贴别人,给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年冬天,杨凌新一届“农高会”开幕了。那天我正好在杨凌看展会,韩磊给我打来电话,说他和未婚妻、舅舅也来杨凌参展了,问我是否有空见面。傍晚,韩磊把我接到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酒店。我在那里见了韩磊的舅舅金总,及金总公司的几位同事。我这才得知,韩磊打算协助金总在西安开个营销公司或办事处。那晚,金总请我们吃了一顿大餐。在饭桌上,我主要是聆听金总谈他们农业公司的事情,因为我一直从事农业方面的营销策划和管理咨询工作,便就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运营思路和策略,我和韩磊之间私人的交流实际并不多。但是这次因为见到了他的舅舅,以及他的那位漂亮大方的未婚妻,通过与他们之间的交流,使我对韩磊的印象再次加深。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年国庆节之前的那段日子。那年初夏,家父因病猝然离世,在给他过完“百日”之后,我带母亲去四川走访了一趟亲戚。回到陕西后,我继续在原来的老同事所开办的营销策划公司供职。那段日子,我心情一直比较忧郁,干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来。忽一日,韩磊打来电话,想邀请我去他舅舅的公司指导一下工作。过了几天,应金总之邀,我和公司两位同事开车前往商南县,考察和调研了金总的农业公司及养殖基地的情况。
那天,我们一大早从西安出发,于下午三点半左右抵达商南县。韩磊将我们一行人接到县城文化广场边上的威尼斯酒店,然后请我们吃了午饭。接着,韩磊与金总公司的一位副总开车带我们到了位于郭垭村的林下散养土鸡养殖示范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参观,还顺路游览了他们鸿伟公司在红庙村建设的一个现代化农业科技生态园。尤其是红庙村的这座生态园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这里融鱼莲共养、果蔬生态种植、生态农林观光、商南文化体验和特色农庄度假于一体,天蓝水清、花红草绿,空气清新,仿若世外桃园一般。“你们老家居然有这么好的地方啊!”步行观赏了一会儿之后,我就不禁赞叹起来。韩磊只是浅笑了一下,没有作答。过了一会儿,他又走在前面带路,为我们继续做导游,介绍了一番红庙荷花园及周边的葡萄与樱桃采摘园,还顺带讲了一下他们这座小镇的历史文化。路过红庙村,韩磊用手给我指了一下他们家住哪个街道,门朝什么方向开等等。因为时间紧,所以我们并没有去韩磊家。晚上,金总忙完赶了过来,请我们在附近的一家饭店吃饭,大家交流很是开心。
第二天大清早,韩磊将我们公司一行人拉到了他舅舅的公司进行交流,然后又带我们去当地的试马水库游玩。那天,下着濛濛细雨,我们一起行走在水库的石坝上看水观山,好不惬意。接着,又至后湾村,站在高处俯瞰这个新建成不久的有着大片红色楼顶的美丽乡村的整体面貌。午时,韩磊请我们在后湾村一个农家乐吃饭,并特意点了他们当地的特产——山药和苞谷酒。吃饭的时候,我们公司的马总接了一个电话,然后说家里有事得尽快赶回去了。饭后,马总和刘副总一起开车走回西安了,他们让我留下来,再和韩磊、金总沟通沟通。马总走后,我和韩磊无车就无车可坐了。我们由清油河街坐班车到南坪路口,最后回到了金总的公司。当天晚上,金总因为有事要忙,韩磊便带着我在县城街道转了一圈,然后就近找了一家小馆子,吃了一顿水饺。饭罢,因为时间尚早,我们沿街走了一段路程,来到商南县鹿城公园门口。虽然暮色已经四合,但街道上的灯火璀璨,景区大门敞开着。
韩磊说,鹿城公园依山而建,山上有座始建于北宋初年的宝塔,我带你到塔下走走吧?跑了一天,我感觉特别累,不想再爬山了。他见我有些犹豫不决,便以手指着山顶那座通体闪着莹莹亮光的魏巍宝塔说:刘老师,这是我们商南有名的景点,走到门口了,就过去看看,错过这次机会,下次可就不好说了呀。我的心性本来就好玩,经不住他这么一说,就欣然应允了。我们在淡淡的夜色中拾阶而上,站在半山坡上俯瞰县城的夜景,站在宝塔下为祈愿,还一起朝着山下大声呐喊……回到酒店,我们在房间里聊至深夜。我们一起探讨文学,我为他讲述自己的故事,传授自己的写作经验——那是一个令我们二人今生都不能忘怀的美好而清凉的夜晚!
那年9月下旬,我在商南县城住了大概一周多时间,赶国庆节放假回到西安。在那一周里,我白天到金总的公司了解情况,晚上熬夜撰写了我和母亲去四川探亲的长篇旅行随笔——其中大多数篇章是在商南县城完成的,命名为《入蜀纪行》,编进了我的旅行随笔集《西路行吟》中,于次年12月在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那段时间,我的吃住全由金总安排,韩磊常来宾馆看望我。后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我们营销策划公司和金总的农业公司最终没能达成战略合作,但这并没有影响我和韩磊之间的私人关系。此后,我们虽然见面不太多,但时常通过
去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和韩磊一直没有见面。得知他在妻子的建议下去广州继续做记者工作,我还是非常高兴的。记者工作挺适合他,也正是他所喜欢的。之所以再次去南方工作,可能是因为他结婚成家后经济负担太重,无奈之下的选择。他的妻子,就是我在杨凌、商南两次见过的那位女子,亲手接办了《秦岭文化》杂志。韩磊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尽心尽力地协助爱妻办刊,偶尔有空才回一趟陕西。过去的一年时间里,韩磊时常通过
回想过去这些年,看到小兄弟韩磊这些年的快速成长和日益进步,我感到欣喜不已,也为他感到高兴。
年1月11日于西安半醒斋
投稿|admin
ffb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