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2/8 17:58:00
教研室年下半年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深入学习贯彻*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教研室和县教体局年教育工作安排部署,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按照“小学放活、初中提质、高中培优”的总体思路,深化课程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抓实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教师成长为突破口,细化教学管理,强化质量监督,深化服务意识,着力提高“课程执行力、教研指导力和教学有效性”,加强研究、指导和服务,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主动性,为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促进扶风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奠定基础。二、工作目标1、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办学为着力点,通过调研、视导、督查、评估等方式,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着力抓好学生减负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推进新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环境。2、以加强教学研究为切入点,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加强新课程开发和实施,指导校本研修,推进统编教材的全面实施,为加快教育发展奠定基础。3、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落脚点,加强对教学质量监测及中高考的研究、指导和管理,确保高考、中考比往年有新的突破,确保我县各学段的教学管理质量都有新的提高。4、以加强服务为实现途径,明确课改引领重点,通过师资培训、典型引领、名师培养、成果推广、搭建平台,开创全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5、以创建特色为重要目标,根据我县教育的实际,不断探索教研工作新思路,推动学校规范管理、创新管理,形成有一定影响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培养一批在全省、全市有一定影响的教师,让扶风县教育的窗口亮起来。6、以教育科研为依托,抓好省、市、县立项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争取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校校有课题研究成果,注重成果的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7、以搭建活动平台为载体,切实做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学科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8、以队伍建设为基本保障,加强*治、业务学习,提高教研队伍专业素养,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制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真正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教研队伍。三、工作思路及措施(一)加强教学研究,向课堂教学改革要效益教是研的基础,研是教的提高。教学研究必须与教学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研室必须尽快转变教学研究方向,迅速寻找与教学实际的结合点。1、做好课改工作总结调研。科学客观总结近年来课改工作的成功经验与做法,逐步完善课改工作的理论体系、操作体系、评价体系。积极推进、推广课改工作,通过课改寻求新出路,开辟新天地。2、建立新型教学常规要求。设定教学常规“底线要求”,为课改教师设置不同的常规标准,解放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让课改教师放下包袱,轻装上阵。3、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研实效。一是全面开展校际交流和联片教研工作,建立起“教研室—专兼职学科教研员—学科基地—学校教研组—学校备课组”教学研究网络,整合教学资源,以学科为“线”,区域划“片”,层次建“体”的“线、片、体”三结合的模式开展工作,努力将区域性教学研究与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等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城乡结合、中心辐射、校际互助、学科互补、成果共享,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校际间的差距合作和差异合作,达到共同发展。打破以往学校、教研组、备课组被动教研、形式教研的局面,让学校主动去发现、探索教学教研问题,并在承担片区主题教研活动中做到事前科学策划,事中精心实施,事后认真总结,从而切实增强活动的实效性。二是依托教育网站,教研平台,推进网络教研,扩大教师合作交流范围,构建新型教师发展平台,形成专家带动、校际互动、师师联动的网络教学研究态势,重视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