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朱中原middot思旧录民国艺坛 - 扶风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扶风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朱中原middot思旧录民国艺坛
TUhjnbcbe - 2021/1/31 22:41:00
白癜风是由于什么引起的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29/5733240.html

朱中原,年生,四川人。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现任《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助理兼编辑部主任。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西安交通大学书法所研究员,西南大学兼职教授,大同大学名誉教授,山西师范大学、河北美院等大学客座教授等。担任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四届隶书展评审团学术观察员。书法作品参加全国各项书法学术展五十余次。研究领域为早期艺术史、书法史、当代文学、汉语流变等。出版有艺术思想史畅销著作《书之殇》(与顾则徐对话)。

编者按:文化学者朱中原先生首次以笔记体形式,追寻被遗忘的民国艺坛旧事,是一种新文体的尝试。

朱中原:思旧录

南朝梁范云《赠张徐州谡》有句: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

――题记

北魏佛教造像:中古美术的经典之作

佛教造像以北魏古佛最具代表性,最具美学价值。有极度写实的,有极度写意的,有纯为西域手法的犍陀罗艺术,有纯为中原古风的大写意雕刻,有中原与西域艺术手法相结合的巨型浮雕,有纯为线条勾勒的浅浮雕,有线条细密繁复、手法精湛的深浮雕,令人叹为观止。

北魏佛教造像

跋山东《崔鸿墓志》

以篆笔作隶、以隶笔作真,比较常见,但以篆笔作真,比较少见。此志即如是,用笔方中寓圆,《龙藏寺》等隋碑之所出也。崔鸿应为山东清河崔氏一支,清河崔氏乃当时北方书派一大宗,受河东卫门书风影响。

《崔鸿墓志》

苏州园林与书法牌匾

苏州园林中的书法牌匾大概是我目前见过古建筑书法遗迹中最好的,除此便是山西的庙宇古建中的书法了。这倒不是说苏州和山西古建中的书法就是最好,而是目前古建筑中保存最完好的之一。

书法与古建的完美搭配,寄寓了古代文人的一种审美理想。苏州园林中,康有为的一件行楷对联,比较罕见的邓完白真书笔法,“远香堂”横额,行楷笔法,古意盎然;文征明的两个行书横额,横空镶嵌在苏州小巧玲珑的园林之中;“得少佳趣”篆书横额,意境出奇,不知作者,但明眼邓篆风神,与荷塘景致相得益彰;“卅六鸳鸯馆”,名字起得好,一派苏州才子气息,然其书法更佳,笔法类颇类郑孝胥;朱彝尊的隶书“兰雪堂”,与他的江南水乡特色的“鸳鸯湖棹歌”真是相得益彰,“棹歌体”实在是要用这样清雅幽淡的隶书字来配的。

不论是直书墨迹还是刻匾,不论是横额还是对联,不论是碑书还是帖派,都与原作神似。好的刻匾,可以最大限度地反应原作风神,甚至某种程度上好过原作。这就是一种讲究。苏州古文人的讲究,就是要在本来小巧的地盘中,造出一种胜于真实存在的想象中的风物来,这实在是一种高明。

反观现在一些新建仿古园林或庙宇,尤其是北方有些建筑书法,清一色的现代人的粗鄙之气,一眼就能看出是附庸风雅的土豪所为。

苏州园林与书法牌匾

早期清华学人法书

早期清华学人的字基本还是一流的,梁任公出入于汉分、北碑与南帖之间,自是大家作手,王观堂一副纯正的苏体儒雅气息,陈寅恪手札酣畅淋漓、萧散出尘,俞平伯小楷清雅绝伦,容庚以甲骨金文字入书,金石气与书卷气集于一,钱宾四稍差,基本属不善书之人。在书法方面,早期北大是不如清华的。

论清人分隶

有清擅篆分者众,甚而不乏开宗立派者,吴氏让之虽非开宗立派者,然亦篆隶大宗。吴氏绍接完白篆分余绪,以东汉分及《天发神谶》为圭臬。完白而后,包氏、吴氏真得其圭臬也(惜今多不见包氏分书,实包氏于分隶乃完白以后最得力者),吴氏而外,尚有徐氏三庚、赵氏撝叔、吴氏缶翁接其踵,余皆完白之别子也。何子贞亦步武其后,亦称篆分大家,何氏自诩溯源篆分,尽临汉分百种,然何氏篆以草入,得其灵动而失其庄雅,何氏分隶典雅淳古不胜吴氏。然何氏亦有其擅场,清人擅篆分者,其行草翰札多不可观,几成恶札,唯何氏行草书札体气高妙,堪为士林楷模也!

子贞以篆分为基,然其胜场在真、行而不在篆分。故言分隶,我以邓氏完白、伊氏汀州、吴氏让之、何氏子贞、赵氏撝叔、陈氏曼翁、徐氏三庚、吴氏缶翁为其正宗,而以冬心、板桥为其别派也。若以创造性而论,则冬心、汀州、撝叔、缶翁亦自有其擅场。然冬心、板桥若能于分隶中融以庙堂气,则可矫其伧鄙之弊也。

分隶

*宾虹生前没有那么落寞

*宾虹没有一般人想的那样生前落寞,生前即已名满天下。当然,傅雷对*宾虹的青睐,对齐白石、张大千、吴湖帆等人的批评,固然能证明*的价值,但也不等于这些人就真的如傅雷所说不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价值)。

傅雷是个文人,骨子里有文人意气,若仅以文人视角看齐白石、张大千(当然也不能不需要文人视角),所论必有偏颇!绘画是独立的,最重要是从美术视角看待。

*宾虹作品

欧阳文忠论北碑

康南海言“唐宋论书,绝无称及北碑者,唯永叔《集古录》乃曰:南朝气尚卑弱……自隋以前,碑志文辞鄙视浅,又多言浮屠,然其字画,往往工妙。欧公多见北碑,故能作是语,此千年学者所不知也。”

按康氏论书,向来卑视宋人,然其引欧阳永叔之言北碑者,实为高明之见。故若言碑学起于清季,恐多不确。习碑自唐以后清以前当为稀少,然有宋诸家,若欧阳永叔、苏文忠、*山谷者,皆擅习碑也。是宋代碑拓之盛之精,固不下于清。吾观东坡楷法,非自王右*入,实自颜鲁公及隋碑入,而颜鲁公及隋碑,皆传北派之法。

故东坡之书,实融会南北、兼蓄碑帖之故也。山谷楷行更是北派家法,山谷尝见断碑《瘗鹤铭》而笔法大悟,自是变法,《瘗鹤铭》虽为南碑,然殊不知南碑皆出北碑,南碑北碑皆出汉分矣!以东坡、山谷彼时之限,所见北碑固不为多,然天才之所出,见一碑胜见十碑矣。设若以今之视古,则古人学书当为拙劣甚矣!

欧阳文忠公全集卷

张伯英碑书

张伯英自书联句气势磅礴,笔画纤细瘦劲却又字势开张!既能收得住又能放得开,点画行笔犹如排兵布阵,未有一笔苟且处。伯英书碑尤擅长线条布画,长枪大戟而又密不透风,如临阵杀伐,令人望而却步,远望有一种悲壮之气!

伯英为晚近碑派大家,与其他碑派书家所不同的是,伯英碑书温婉自然,流畅蕴藉。虽以方笔为主,但没有刀刻的做作痕迹,今世书碑多求刀刻味,落入矫柔做作之嫌,伯英擅擘窠大字,字愈大愈佳,小字不如大字,小字如弱柳扶风,虽风度蹁跹,然终失其气格也。晚近大字佳者尚有郑孝胥,郑氏书亦大字佳于小字。

惜伯英擅碑不擅帖,其碑书用笔丰赡,然小字行楷却有逞强使气、用笔单一之嫌。近世碑派书家多兼重帖学,如翁文忠公行草翰札与大字题匾可谓双管齐下,康南海小字翰札多有胜于大字榜书处,是习帖之故也,梁任公书大小兼顾,碑帖并重,以碑派笔法入帖,篆分入行草,妖娆多姿又骨气洞达,于右任亦碑帖并重,正书与行草齐头并进,郑孝胥多以大字笔法书行草翰札,格在苏子美与*石斋之间,吴缶翁以篆籀入行草,亦气息佳妙,惜其匠气外露,致流于中品也。

张伯英书法作品

晚清民国对联书法

晚清民国,对联蔚为大观。然特出气象者不多。其中以郑孝胥为代表。郑孝胥写对联有几个特点,一是对联多,给钱就写,当时东北大街小巷都是郑的招牌字;二是速度快,下笔就写,看似应付,实际很考究;三是对联多以大字为主,气势撼人,可谓椽笔也;四是模仿者众,而且模仿得有模有样,真假难辨,今天市场上的郑孝胥作品,大都是赝品,不过有些赝品足以乱真。除了一大批造假者外,还有很多直接学郑孝胥者。

当时学郑者比比皆是,甚至连很多文人如袁克文、胡适、潘天寿、周作人等都直接学郑,并形成了郑派。那时候写对联能写得过郑的委实不多,沈曾植、梁启超、吴昌硕、康有为、于右任等皆善此道,沈曾植以学问入书,糅合诸体而成一家,然其结字行笔有时难免流于扭结之嫌,过于追求险峻,失于平正浑穆清刚之大气象,康有为对联颇有气象,大开大合,但有时亦不免粗鄙,梁启超对联件件精品,诸体糅合得很好,是唯一一个能与郑氏比肩者,吴昌硕篆书笔力精绝,对联总体质量较高,但难脱职业书画家的匠气,格不如郑、梁,于右任对联大气浑穆,格局很大,精彩者甚多,但其大字行楷好于草书对联,良莠不齐,且有俚俗气。

李瑞清、胡小石皆承康氏碑派余绪,然行笔刻意追求碑刻的刀味,难免做作。

李瑞清书法作品

梁启超书法地位被国民*打压

广州艺术博物院容庚藏近现代名流书法捐赠展。其中,大多为岭南书家,岭南书家中,又多为碑派书家,近代岭南对碑学寝馈之深,于此可见焉。而近代岭南碑派书家,又几乎都受康有为影响,且仅康门弟子就占去了一大半!

岭南书法为晚近书法之大宗,可惜民国晚期以后渐呈衰退之势。国民*走上*治舞台之后,对以康梁为代表的*治势力大加贬损,也包括书法方面。于是乎,在民国的所谓“书法四大家”中,于右任、胡汉民、谭延闿、吴敬恒全是国民*人(好在还有一个谭延闿,不全属于国民*)!而当时享有书法盛名的康门如罗复堪、罗瘿公等却绝口不提。尤其是胡汉民国民*中央对梁启超的打压,使得后世对梁氏书法评价远远偏低,而同为广东人的胡汉民的隶书却被吹捧为民国四大家之首,实际上隶书小气拘谨,不能为大家,有氤氲书卷气,然乏大格局大气象。

胡汉民隶书,远者不说,仅与当时的郑孝胥、梁启超隶书比,也只是居于三流之下,在当时仅能算是三脚猫功夫。

“就梁启超而言,他死于年初,他死后书法作品价格从中国最巅峰一路下泄,因此通常以他身前身后区分。以中国至少从明朝以后的艺术品价格规则说,象梁启超这样一流的书法家的作品价格,恰应该是身前较低,身后则呈现上涨趋势,也即通常所说人一死就更值钱了,而不应该发生梁启超这样的情况。原因在哪里呢?

在于恰是在梁启超去世前的年底,国民*府完成了北伐,建立了统一的*治统治。梁启超一去世,一批人要求国民*府为他举行国葬,以其历史地位和贡献举行国葬完全应该,但也一下子令他与国民*之间的矛盾再次尖锐起来,以国民*领袖胡汉民为首的人们马上对刚死去、离开*治舞台多年的梁启超展开激烈批判,不仅拒绝为梁启超举行国葬,更是彻底贬低其历史地位和贡献。

国民*及其控制的国民*府一方面把孙文捧成国父,大举推行个人崇拜,一方面则试图把对于孙文最具有精神竞争力的梁启超搞倒搞臭。”

顾则徐先生说清楚了梁启超作品市场价格一直没有太高的*治原因。

梁启超书法作品

象雄文明不是佛教文明

从出土文物艺术品来看,西藏象雄文明肯定不是佛教文明,而是没有受到佛教影响且早于印度佛教的原生文明。不过,说象雄文明属于本土文明,也不确切,而是受到西亚宗教影响的文明。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源头,多在西亚与北非。

这一点,从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已经逐渐得到证明。

象雄文明

未完待续......

本系列文章亦将连载于《中国文化报》

商业合作请联系兰亭会小书童

()

书法聚焦编辑发布

戳“阅读原文”,进入兰亭会官方微店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中原middot思旧录民国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