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咥不完的陕西美食
抖音里的陕西美食,无外乎凉皮、肉夹馍、羊肉泡馍、biangbiang面…
你以为这些就是陕西美食的全部?大错特错!
其实,在陕西各地,还有一些被当地人“私藏”了的冷门美食,名气不大,却绝对不容错过。
西安·梆梆肉
▽
老西安的重口味
梆梆肉绝对是“最西安”的一样传统风味小吃了,且不说百年的历史,也唯有老西安人才懂,梆梆肉的特别之处。
梆梆肉其实是由猪肉、内脏熏制而成的一种食品。除了猪大肠作为主料,配以猪心、猪肝、猪肺等内脏,一般人确实也有点接受不了这样重口味。
但也只有吃过的人,方知其肉嫩味醇、熏香浓郁,不曲不卷、平整亮鲜,入口细嫩光滑而筋道,吃了之后令人齿颊留香,绵延不绝。
最早的梆梆肉出现在西安东关和南城柏树林一带,经营者出售时身背椭圆形的木箱,手执木鱼状的木梆边敲边喊,沿街叫卖,故而得名。
但凡有“梆梆肉”贩卖的店家,定是同时经营葫芦头泡馍的,毕竟这两样都是以猪大肠为主料的。来一碗葫芦头,再来个“全拼”,对于老西安来说,两个字:忒色。
宝鸡·扶风一口香
▽
吃一碗看一碗,到底能吃多少碗
作为西府美食的代表,宝鸡好吃的真是非常多,每个地方都有能拿得出手的特色美食!不过,相信很多吃货还是会首推扶风一口香。
“扶风一口香”在岐山燥子面的基础上精工细做,突出红*白绿黑五色,红就是红萝卜,绿就是蒜苔和蒜苗,*就是鸡蛋皮,黑的就是木耳,白就是白面,具有“薄、劲、光、煎、稀、汪、酸、辣、香”九大特点。
吃一口香非常具有挑战,因为真的是只有一口,你吃完了就得下一碗,一碗一碗接着吃,所以一顿下来自己也数不清吃了多少碗,难免你得"吃一碗看一碗"的给自己占着。
咸阳·老汉喜
▽
馍软腊汁香,老汉自然喜
说到“老汉喜”,你第一反应是什么?以为说的是一位遛弯的大爷?NONONO~在咸阳,“老汉喜”的名字家喻户晓,可以说是咸阳早饭届的一位“大爷”。“老汉喜”是个统称,其实就是荷叶饼夹馍。
与西安的白吉馍夹腊汁肉不同,“老汉喜”用的是柔软的蒸制荷叶饼。荷叶饼绵软,好咬,即使牙口不好的老汉也能吃。“馍软腊汁香,老汉自然喜”,故起名——“老汉喜”!
肉要每天现煮,太肥或太瘦都不行,精华在煮肉的那锅老汤中。知名的几家店面,他们的老汤不知沸腾了多少年!出锅的腊汁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蒸好的荷叶饼,软和、白净,揭开夹肉,夹好的肉或汤一点也漏不下去。一口下肚,别提有多香!
铜川·宜君西红柿泡馍
▽
解锁泡馍新吃法
地处关中与陕北过渡带的宜君县,因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帝国君王在此兴建避暑行宫,而有“宜君”之称。当地一道西红柿泡馍堪称一绝,令人垂涎三尺。
北方人爱吃馍,冬天的时候,家家户户生火炉子,将烤的外焦里酥的馍就着西红柿酱一起吃,也就慢慢的演变成了一道绝佳的特色小吃。
西红柿泡馍做法相当考究,食材选用的是宜君县五里镇的上好无公害西红柿。当地还有一种绿色的馍馍,是用野生的苜蓿菜和菠菜配合上等的面粉蒸制而成的,有嚼劲,麦香味伴随着苜蓿的味道,掰上一块,往西红柿酱里一泡,那味道!真是酸辣可口。
渭南·澄城麦子泡
▽
红白喜事上流传下来的渭北小吃
麦子泡属于陕西澄城县的汉族特色小吃,色泽油红,浓香扑鼻,像一碗内容丰富略显汤多的乱炖。以前是地方的农家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或者红白喜事的时候吃。演变到如今,逢年过节吃已经比较少了,重点是红白喜事的时候吃。
用做好的骨汤做锅底,里边放上麦仁、豆腐、大肉、猪血、油豆腐丝、丸子等,上面一层红油辣子,最不可缺者得有一些猪下水,撒上香菜。大肉鲜美,豆腐香辣,麦子汤醇厚,那真真是极美味的。
当地人多用麦子泡泡馍吃,雪白的馒头掰成块,一块块扔进去,在红油里打个滚,看着红,实际并不辣。配上小菜,稀饭,肚子足够大的话,还有呼肉和小酥肉,保证撑到爆都停不下来。
延安·陕北年糕
▽
回味无穷的“年年糕”
陕北年糕,俗称油糕,是陕北古老而传统的手工熟食制品,也是陕北人逢年过节,招待亲朋好友必不可少的理想佳品。
在革命战争年代,陕北的糜子、谷子养育了中国的革命。“小米加步枪”的战争奇迹虽然过去,但陕北悠久的历史,让陕北特有的糜子、谷子散发出悠远的清香。
在陕北,像陕北汉子那样生命力顽强的糜子是年糕的主要料。“软个溜溜的油糕胡麻油儿炸,亲朋好友坐一跶”,说的就是这盘软糯香甜的年糕。当你来陕北,除了游历这里的名山大川外,不尝一尝这里的年糕滋味,终究是一种遗憾。
榆林·羊肉剁荞面
▽
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陕西众多的面食门派里面,陕北的荞麦面也不容忽视。荞面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含量高,营养相当丰富,陕北人用它做出了许多好吃的传统食品。剁荞面就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种。这种食品,有软化血管、保护视力、清热、降火、健胃、预防脑血管出血等食疗价值,被誉为“长寿食品”。
剁荞面,顾名思义,就是用刀剁出来的荞麦面。剁荞面是陕北婆姨们的看家本领,各家都有各家的特色。这剁出来的荞面薄如纸、细如丝,加上地道的百里香羊肉,口感柔顺,芳香四溢。
将羊汤或者特色酸汤浇在剁面碗里,顿时浓香扑鼻,食之只觉面条坚软细滑、汤鲜味美,酸的开胃、爽的过瘾。
汉中·略阳罐罐茶
▽
古羌族的精致“茶料理”
罐罐茶是略阳独有的传统茶点,常被做为一种表示亲近的上乘礼遇,极富民族和地方特色。实际上罐罐茶是类似于关中油茶的一道早点,茶叶是其中的一味重要的“调料”。略阳人的一天,都是从这一碗罐罐茶开始的。
自古以来,汉中的略阳、宁强等地都是羌族人的聚居地,罐罐茶从羌人的饮茶习俗演变而来,历经千年最终发展为一道羌族特色美食。
随着时光的变迁,当地的汉人与羌人已经融合的并无二致,唯独罐罐茶作为羌族人特有的饮食习惯保留了下来。
安康·石泉红豆腐
▽
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东方奶酪”
石泉红豆腐历史悠久,有“东方奶酪”之称,也叫豆腐乳,是当地传统的特产之一。
石泉人近乎家家自己制作豆腐乳,每年到了冬天都要为自己家制作一年的豆腐乳,不论在家还是在饭店吃饭,都喜欢来点豆腐乳,就着米饭或夹于馒头饼子中,很是开胃。
用小块的豆腐做坯,经过发酵、腌制而成,味道鲜美奇香,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人们常用的食品,同时又是享饪的佐料,风味别具,回味无穷。
商洛·神仙凉粉
▽
神仙叶子做凉粉,神仙凉粉赛神仙
在商洛,“神仙叶子做凉粉,神仙凉粉赛神仙”,这句顺口溜流传很广。咥一碗“神仙凉粉”,那感觉真的是赛过“神仙”。
神仙叶凉粉在商洛当地可谓家喻户晓,在外界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遗憾的是它却没有正式的身份。“神仙凉粉”是用“神仙叶树”的树叶做的。“神仙叶树”的学名叫二翅六道木。
做好的神仙凉粉切成块或条放在碗里,浇上备好的调料汤即可食用。最好是大蒜辣子酸菜汤,吃起来清凉爽口,别有一番风味。
韩城·小馄饨
▽
此馄饨非彼馄饨
在韩城当地,臊子馄饨是招待贵客的名吃。逢年过节、男婚女嫁、老人过寿、乔迁、接待贵客等的第一顿饭必须是馄饨。
此馄饨不是彼馄饨。青花瓷碗里一个个指甲盖般大的迷你小馄饨洁白如玉,形如蝴蝶,里面只包着一丁点菜馅。
据说,如此精致小巧的馄饨,50公斤面粉能够捏出3—5万个。小馄饨捏好后,先上屉蒸熟,然后倒在大篦子上抖散、晾凉,这样久放不坏,甚至能保存一个冬天。
陕西的小吃,让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陕西人念念不忘,让每一个来陕的游人印象深刻。关中、陕南、陕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也滋养出地地道道的特色美食。这些只是陕西美食的冰山一角,你还知道哪些风靡于当地,却很少为人知的美食?欢迎大家补充!
往期好物▽(点击蓝字即可查看)●临潼火晶柿子●洛川苹果●三原蓼花糖●临潼石榴●户太8号葡萄●周至猕猴桃●岐山臊子面●老孙家牛羊肉泡馍●陕西嘎啦苹果●西安蜜枣甑糕●宜川板栗红薯●秦岭青皮核桃●周至黑布林李子●大荔冬枣●蒲城酥梨●宝鸡岐山特产擀面皮
-THEEND-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合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