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农机跨区作业助我走上致富路记陕西省农机跨 - 扶风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扶风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农机跨区作业助我走上致富路记陕西省农机跨
TUhjnbcbe - 2021/1/13 19:3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权威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编者按: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示农业机械化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和贡献、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弘扬农机化行业人士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开展了“纪念农业机械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广泛响应,各界人士积极投稿,参与活动。经组委会初步审核,决定遴选部分优秀文章加以刊发,以飨同仁。

农机跨区作业助我走上致富路

——记陕西省农机跨区作业王牌机手刘双录

作者简介

王拴怀

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用悯农诗告诉我们,烈日炎炎的盛夏中午,农民还在辛勤劳作,豆大的汗珠滴入泥土,有谁能想到我们碗中的食物,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与辛苦呢?刘双录告诉我,他从小就会背这首诗了,只是没有亲身经历而不以为然。初中毕业后,家里分了地,他就随父母一起耕种收获。年秋天,第一次挖玉米,由于没有经验,人家一锄头挖一棵他两三下才能挖一棵,一会儿手上就起了两个大水泡,他汗流满面又累又疼,实在不想干了,但是这块地别人家都收完了,拖拉机在地头等着给他家种麦子呢,看着年迈的父亲一声不吭的挖着,只好打起精神忍者疼痛干了起来。三夏三秋那种“面朝*土背朝天”,繁重而超极限的劳作异常艰辛痛苦,至今回忆起来仍不寒而栗,甚至产生了心理阴影,他说他那时才理解了悯农诗的真正意义。

刘双录年出生于具有佛骨圣地之称的扶风县天度镇鲁马村沟原组。家里8口人分别住在6间土坯厦房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个哥哥,4个姐姐,他是老小,是全家人宠着长大的。18岁那年,在家里的支持下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走上了经营农机之路。除了给家里种地、碾场,主要跑运输,拉石头、拉砖头、拉沙子、拉白灰、拉建材及农产品。由于他手脚勤快,收费公道,待人热心,信誉很好,十里八村的乡*都很信任他,收入也不错。年他结婚9天后母亲就去世了,年父亲也离世了。由于这几年的辛勤劳动,家里情况慢慢的好了起来,年换了一辆五征牌25马力的三轮车继续跑运输,年新批了宅基地,在后院盖了3间平房。那个时期农村盖新房的特别多,三轮车活路也不差,刘双录说,没活拉运时我就批发几个铁门拉到各个村庄去买赚差价,每年大约能收入4—5万元。

那些年,承包地里的庄家耕种有拖拉机,但收获碾打主要靠人力,非常的辛苦。年,扶风县出现了联合收割机收麦,刘双录看到了实现梦想、摆脱繁重体力劳动的希望。年,我有心买一台联合收割机,就去县农机校参加了农机培训考证,学到了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学会了收割机驾驶操作技术,学会了农机维修保养。由于当时手里钱不够,贷了3万元,用4万3千元于年买了一台二手金旋风小麦联合收割机,给自家和村里乡亲割麦子,08年又换了一台二手收割机,三轮车生意还不错就没有外出。年,扶风县盛行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新机增长很快,收入也不错,刘双录就买了一台福田谷神收割机开始了跨区作业之路,到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作业,这台收割机经营到年,每年都有6—7万元的纯收入,家里的花销和女儿(12年开始在西安上大学)、儿子(在阎良上大学明年毕业)上学的费用主要是靠跨区作业赚来的。家里现在是前后院里都盖起了3间平房,之间用2间平房连接,有一辆三轮车。

刘双录经营农机已经29年了。年新购一台谷王TB80型收割机,这已经是他经营的第四台收割机了。夫妻二人同本村另一台收割机同行以便相互照应,先后到河南内乡,陕西省蓝天、岐山,甘肃庆阳、兰州、张掖、武威,青海格尔木市、共和县等地跨区作业,10月10日回家,历时多天,作业面积多亩,发动机工作小时,毛收入17.3万元。在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陕西省农业机械安全协会主办,宝鸡市农业局、扶风县人民*府承办的年“陕西省农机手跨区作业劳动竞赛”中,获王牌机手称号,夫妻二人感到十分自豪。

刘双录媳妇告诉我,刘双录从初中毕业就开始挖抓(方言:动手做的意思)农机,一门心思学技术,学经验,学法规,学安全知识,一见新农机就着迷,入行一干就是29年。农机跨区作业危险又辛苦,一年几个月在外风餐露宿,转转漂泊,晚上基本都睡在收割机上,赚的全是辛苦钱。劝他安心在城里打工他不愿意,放不下他所热爱的农机,依然坚持干农机这一行。刘双录说,我们家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能把两个孩子都培养成大学生,全靠农机跨区作业助我走上致富路,全靠*的惠民好*策,靠农机农机站、农机校的领导和老师,靠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给我们保驾护航。从年有了农机互助险以来,我每年都参加,农机互助保险打消了跨区作业机手的后顾之忧。今年参加了跨区作业竞赛,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夫妻二人多在外干了一个多月,也比往年多挣了不少钱。在青海地块较大,每亩20元都给人收割,其中的酸辣苦甜只有我们跨区作业的机手才知道。

刘双录说,12年我第一年跨区作业,在岐山县给一户收割完小麦,转场途中,由于我想多收几家麦,在田间坑洼不平的土路上开快了些,且路窄压垮了路基翻了机,好在没有伤人,只有粮仓等外部零件受损,我立即打电话报案,农机互保服务人员帮我叫了吊车及时赶到出事地点,分析了翻车的原因,宣传了收割机安全操作规程和驾驶操作要领,帮助我救援把收割机吊了起来,避免了2次损坏,现场经过查勘定损,补偿了我元钱,我体验到了农机互保的好处,对服务也很满意,这件事深刻的教育了我,这也是我一直参加农机互助保险重要原因。

刘双录继续说,年10月3日,我们在青海共和县收割青稞时,收割机的半轴断裂,机子是5月初买的新机在三包期内,打电话给经销商和厂家,过了几个小时厂家来了2个人,但是没有带配件,说他们没有那种配件,在当地也没有找见,后来他们说距离这有近公里的贵南县有配件,我说了不少好话才坐上厂家来人的车,到了贵南县都晚上2点多了,我给厂家人开了宾馆房,自己睡在车里过了一夜,我媳妇也是晚上睡在收割机上看机子。第二天厂家人让我自己买了配件,坐班车回共和县修车,说回厂里后处理这事,我坐班车回到共和县,又顾了出租车赶到收割机跟前,自己修好了收割机继续收割了几天,10月10日回家了。刘双录说,多年的跨区作业中遇到像这样既辛苦又憋屈的事数也数不清,出门在外,他一直坚持和气生财,凡事好商量的原则,从不和人吵架骂仗。既遵法守规,又善待别人,心态好人缘也不错,几年下来还算顺当。

采访完刘双录返回的途中,我思绪翻滚,不仅又想起了悯农诗,想起了回乡知青的经历,想起了父辈的艰辛,想起了他们的期盼,想起了流传在*土高原上的打油诗,“面朝*土背朝天,庄稼之人不得闲,但愿五谷收成好,家家户户庆丰年”。

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民生活艰辛,我亲身经历,体会颇深。新中国成立以后,*和国家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在改良农具,减轻农业生产强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亲自发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指示,旨在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把农民从“面朝*土背朝天”的窘境中解放出来。经过前3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40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科研、教育、制造、试验鉴定、管理、推广、监理、培训、维修、保险等全方位、大覆盖面的农机化体系。农机化事业进入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阶段,鲜花朵朵,硕果累累,亮点纷呈。由陕西省率先创新的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就是这朵鲜花上的一片绿叶,陕西省农机手跨区作业劳动竞赛,就是这朵鲜花中的其中一瓣。

声明: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来自“中国农机化协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机跨区作业助我走上致富路记陕西省农机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