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于年10月18日在*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年5月23日,陕西省人民*府官方网站转载陕西扶贫办文章,针对宝鸡“”模式推动消费扶贫予以认可。“”中七项举措之一便包含了土地认领,文中说到“总结推广扶风县‘扶风我有一棵树’、陈仓区‘陈仓我有一块地’等做法,发布名优农特产品产地信息,倡导城市**机关干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社区居民等认领贫困群众土地、经济林、养殖等“种养+”项目。实现社会爱心消费与贫困群众脱贫需求精准对接”。
为了让沉睡的土地资源重新得到利用,促进实现资源资产增值收益。西北*法大学赴山阳县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认领”模式暑期实践队在李颖晖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前往各自生源地村县进行调研。8月2日、8月3日陕西组成员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进行线下调研,8月9日、8月10日山西组成员前往山西省阳曲县开展调研工作。
壹
前期筹备
活动筹备期间,小组成员认真阅读了共青团陕西省委《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式下开展年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切实体会文件精神。查阅了大量相关材料,在李颖晖老师的指导下,对调研问卷以及采访大纲进行修改,通过多次线上会议,讨论明确调研具体任务,为线下调研活动的高效开展进行了充足的准备。
贰
陕西组赴山阳县
山阳县,位于陕西省商洛市,秦岭南麓,是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山阳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县内有林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62.9%。现有水库3座,池塘63处,灌溉面积7万余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余平方公里。可见山阳县在农业资源开发方面仍具有巨大潜力。
1.赴山阳县人民*府
8月3日上午队员来到山阳县人民*府县团委办公室,县团委工作人员崔淼老师在阅读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策划后,对实践队调研的课题表示认可,表示愿意大力支持实践队员后续在山阳县的调研工作。
2.赴山阳县农业农村局
8月3日陕西组实践队员来到山阳县农业农村局,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团队成员先后与山阳县特色农业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山阳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产业脱贫办公室、种植股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采访。
近年来,山阳县委、县*府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打赢“三大攻坚战”,山阳县委县*府就闲置农村土地资源,在全县启动了旧宅腾退和增减挂钩工作。年以来,山阳县已投入资金3.5亿元,拆旧复垦户,新增农用地余亩,可望获得交易收益近7亿元。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介绍称,旧宅腾退后的农用地问题目前比较矛盾,腾退后的土地与搬迁后住址相距较远,这些土地谁来种植以及如何种植都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山阳县目前对于“土地认领”这一模式还从未推行过,“土地认领”对于当地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新的模式,工作人员主要提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山阳县目前土地基数少,闲置土地较为分散,山坡地、河滩地多,主要依靠人工种植,机械化程度不高,种植业认领推行难度较大,但是推行林果业认领或养殖业的认领的可行性较高。其次,“土地认领”模式建立在大城市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兴趣之下,此种消费体验如何长久的巩固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最后,此种“土地认领”模式下对于文化程度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户如何进行推广的问题。
工作人员表示山阳县农业农村局以及上级单位经过多次会议,确定山阳县脱贫攻坚主要项目为中药材,林果,食用菌,养殖业,光伏,乡村引流,电商销售产业,劳务产业。目前的脱贫模式主要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3.走访山阳县城关街道居委会
8月3日下午,实践队队员前往山阳县城关街道居委会,对从事国土林业相关工作的工作人进行采访。
4.赴寨城沟村
8月2日下午,实践队成员前往山阳县寨城沟村调研农村闲散土地利用情况。
叁
山西组赴阳曲县
8月9日,我校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认领”模式暑期调研团队之阳曲县分队在太原市内集合,团队四人在阳曲县对口扶贫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阳曲县*水镇大汉村进行实地调研。
为了加深对阳曲县*水镇大汉村的整体了解,实践队员首先来到当地镇*府,对当地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并协助阳曲县扶贫开发中心整理相关资料。据了解大汉村已实现宽带进村,具备开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开展的基础情况。镇*府工作人员还指出,贫困户家庭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存在一定年老体弱无劳力的和家庭负担沉重的现象。
在村委带领下,团队成员拜访了几户村民,对“土地认领”模式可行性进行采访调研。一位村民大叔是家里唯一劳动力,受困于干旱等天气原因无法保证土地收入,大部分种植作物都是自用,且对通过互联网增收和第三方保险进行保障非常感兴趣,表示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愿意进行尝试。
队员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了解到了农民土地耕种的收成、闲置土地面积、当地特产以及村民对网络的了解,通过走访深入到农家中进行调研与平台设计宣讲。队员们在拜访过程中为所拜访的农户送上面和油。
大汉村村干部们还带领队员们来到了农田进行参观。通过干部们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大汉村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和小米,全村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面积6.52亩。目前玉米地里长势喜人,成活率较高,但村民苦于收成无法保证,因此收入并不多,有部分村民选择租出土地收取租费。因此个体农户的抗风险、土地流转、资金投入都欠强大,他们需要也愿意一个互联网平台解决核心诉求,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和集体资产,促使土地等资源资产集约高效利用,避免土地撂荒、资源闲置和产业零星散布式发展,使农户通过土地出租增收。
肆
成员感悟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过程中,山阳县团委、山阳县农村农业局以及山阳当地村民都给予实践团队很大的支持,尤其是对山阳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采访,更是让我感悟颇多,工作人员提出了很多前期小组提出课题设想时所忽视的问题,并对课题的完善提出了许多极具建设性的意见。此次调研,收获颇丰,极具意义。--陈献玉
由于疫情原因,今年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我们来说尤为特别,也显得更加有意义。通过与当地*府工作人员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当地*府为脱贫攻坚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种植不同农作物等等。脱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更应该要珍惜当下,为美好生活不断努力。--田昕睿
本次实践,队员们通过挨家挨户采访、与负责人面对面访谈、亲自走访农户耕地等多种形式,深入实践,扎根现实,探索为提高农村闲置土地利用率、推行“土地认领”模式的现实可能性。奔波于街道社区、村间小巷,在忙碌中收获的是真实的农村土地情况以及所有被采访者的支持和理解。三下乡的调研活动虽然结束,但我们对于这一模式的探索仍在继续,通过调研所了解的农业现状为我们改良这一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让沉睡的农村资源重新苏醒、让零星分布的闲置土地重现生机,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刘雪珂
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亲眼见证了精准扶贫的重大成果,亲身体验了扶贫攻坚队伍每一位队员的勤恳努力,亲身感受到了互联网之于农村、之于农民、之于土地的意义。每当我们向农民介绍我们的“土地认领”模式时,他们眼中的肯定和期待,让我心生感慨,衷心希望能早日实现项目落地,助力农民提高经济收益,为脱贫攻坚提供新思路,持续助力脱贫攻坚战。---王靖梓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我深切体会到了活动的意义。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们的小团队,在这个暑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实现有效结合,也增强了实践能力,在感受真实乡村生活中体会青年可为、青年有为的意义。这是一次在大学中非常宝贵的的经历。--于珂
在几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们收获颇多,对当下农村现状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我们了解了农村土地现状,进一步增强了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极具意义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体会。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生的宝贵财富。---李文涛
图文/西北*法大学赴山阳县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认领”模式暑期实践队
排版/吕月梅责编/刘恒菲
审核/方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