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上个庚子年上海发生了什么 - 扶风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扶风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上个庚子年上海发生了什么
TUhjnbcbe - 2020/12/11 15:47:00

年这个春节,过得也算别致了吧。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出门探亲访友诸多不便,娱乐场所也全部关闭,笔者从大年夜夜里至今还没出过门,每天看看电视吃吃喝喝,虽说过得悠闲,却也十分无奈,上海话说“厌气”。有朋友说:对今年的春节你有什么说的?我说:网络上那么多信息,哪里还轮得到我来说什么,总之大家注意个人卫生、注意身体健康,出门千万戴口罩,饭前便后记得洗手,人多地方尽量少去,不医院凑热闹……还有啥?哦,对了,不要信谣传谣。手机大家都有,信息人人会看,有些一看就是胡说八道的内容转发来转发去,除了让人心情烦躁,没有任何意义。闲来无事,不如看看“老周望野眼”好了。难得空在家里,不如做点功课和读者朋友分享好了。今年是庚子年,前两天看到个帖子,盘点了历史上各个年代庚子年发生的事情,年和年都是庚子年,这两年对中国近代史而言都是十分关键的,但那个帖子只写到年为止,没有说年的事情。全中国、全世界,太宏大了,我整理了一点材料,看看那一年上海发生了些什么。

1月28日动物陈列馆开放

庚子是农历,自然是从农历正月初一讲起。年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老百姓苦得不得了。但当年的大年初一还是有件开心的事,上海市自然博物馆的动物陈列馆正式开放,陈列标本近件。解放前上海有亚洲文会博物馆和震旦博物馆,年开始着手对标本进行整理整新,上海自然博物馆动物陈列馆即在此基础上建成的。

延安东路的自然博物馆

原华商纱布交易所大楼

上海人的共同回忆

自然博物馆的马赛克地板

很多上海人的梦魇

青工王林鹤制成高压电桥

上海沪光科学仪器厂青年工人王林鹤经次实验制成高压电桥,填补了中国仪表工业的空白。王林鹤只有初中文化,因不识外文说明书,曾将厂内一台进口机器烧毁。他因此奋发图强读完高中和大学课程,学会英语和日语。后曾担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

王林鹤

(-)

中国第一个邮*支局

年,位于淮海中路思南路的卢湾邮*支局几经改造,成为全国第一个自动化邮局,其通信能力居全国同行前列。

卢湾邮*支局

《游园惊梦》从舞台搬上银幕

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昆曲艺术片《游园惊梦》在上海公映引起轰动。剧中女主角杜丽娘由梅兰芳扮演,男主角柳梦梅由俞振飞扮演。为演好柳梦梅,当时58岁的医院定做了一副人工牙。

《游园惊梦》剧照

沪剧《鸡毛飞上天》公演

沪剧《鸡毛飞上天》2月29日公演,此剧根据家庭妇女吴佩芳和她的同伴们白手起家创办徐汇区建襄小学的事迹编写,由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主演。

《鸡毛飞上天》剧照

丁是娥《鸡毛飞上天·教育虎荣》突击消灭麻雀2月16日,有关方面宣布:从7日起开始的全市性突击消灭麻雀活动“战果辉煌”,经连续10天连续作战,共消灭麻雀逾70万只。这次活动采用侦察雀情、登高掏窝、诱捕*杀等各种手段,市区和郊县分别设点布网,敲锣打鼓,数十人乃至数百人齐声呐喊,麻雀没有停歇安身之处,纷纷落入天罗地网,有的因为疲劳过度,自己从天上掉了下来。当时认为麻雀对粮食生产有“极大危害”,要从“鸟口夺粮”。麻雀打了不少,人们是否因此吃饱,就不得而知了。

大家都来打麻雀

瞿秋白笔名印谱出版

《印谱》由方去疾、吴朴堂、单孝天刻治,共80方。中式线装,连史纸印。郭沫若为此题诗曰:“名可屡移头可断,心凝坚铁白凝霜。今日东风吹永昼,秋阳皓皓似春阳”。此书另一大看点是扉页题词系康生所写。

瞿秋白笔名印谱

康生题词

上海舞蹈学校诞生

学校设有民族舞和芭蕾舞两科

上海舞蹈学校

“新人口论”连遭攻击

3月28日上海经济学会举行讨论会,批判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认为马寅初只看到人多口多消费多,把人当作纯生物看待,完全不了解人多手多智慧多,生产就能多,积累就能多的道理,是“马尔萨斯反动人口论的再版”。

马寅初

(-)

全市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七成

全上海八个工业局系统出现条生产流水线,掀起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高潮,迅速替代了长期以来的手工操作和笨重劳动。

上海电机厂机械化程度达到90%

新型铲煤车试制成功

蒋孔阳、钱谷融受批判

中国作协上海分会批判蒋孔阳、钱谷融等人的所谓“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号召全市文艺工作者“坚决和一切阻碍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前进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展开斗争”。

蒋孔阳(左)和钱谷融(右)

豫园发现明代石刻门额

4月中旬在豫园内园施工过程中发现石刻豫园门额,宽1.57米,高76厘米,石系青石,隶书阴刻“豫园”二字,上款题“万历丁丑秋八月望”,下款为“太原王稚登书”,按万历丁丑为年。

豫园门额

第一艘万吨远洋轮“东风号”下水

4月15日,中国自己设计、自己建造、全部采用国产钢材和设备建成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东风号”在沪下水。该巨轮由船舶产品设计院设计二室担任设计,起名“东风”,寓意“东风压倒西风”。因过分强调器材设备立足国内配套,东风号直到年才交付使用。

“东风号”

“红双喜”乒乓球成为国际比赛用球

当年4月世界乒乓球联合会咨询委员会议上,权威们对上海生产的“红双喜”乒乓球进行检验,证明完全符合国际标准,一致通过“红双喜”为国际比赛用球。

生产中的“红双喜”乒乓球

首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开幕

5月10日,第一届“上海之春”音乐会演在上海音乐厅开幕,开幕后举行了“上海之春”第一场音乐晚会,由上海音乐学院演出钢琴与乐队“跃进颂歌”,大合唱“幸福花开万年长”,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和民乐合奏“将*令”等。

首届上海之春上海民族乐团音乐会

(图片来自上海民族乐团微博)

小朋友制成第一个模拟机器人

5月10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无线电、化工、航模等科技小组14名少年在科技指导员指导下,花1个多月时间试制成功上海第一个模拟“机器人”。机器人会说话、会走路,还会伸臂握手,心脏部分由无线电小组3个高中学生负责。少先队员对机器人说:“你好,机器人”,机器人会回答:“你们好,小朋友,感谢你们的智慧,使我诞生。”

上海第一个模拟机器人

大克鼎亮相上海博物馆

5月12日上海博物馆展出一件形制雄伟的重器——大克鼎,是当时存世西周青铜器中的第二大器,仅次于盂鼎。此鼎年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为清代官员、学者潘祖荫收藏。其后人潘达于在解放后将鼎捐献给国家。

大克鼎

潘达于

(-)

无轨电车驶上淮海路

6月1日,新辟的26路无轨电车正式通车,从徐家汇开向终点站龙门路,途径广元路、武康路等11个车站,票价为4分、7分、1角。后26路又延伸到海关。在淮海路上行驶了半个多世纪的有轨电车结束了历史使命。

26路电车

上海中国画院正式成立

6月20日,上海中国画院正式成立,院长丰子恺,副院长王个簃、贺天健、汤增桐。当时有画师63人,其中女画师9人。

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合影

中国第一部立体木偶片开拍

中国第一部立体木偶片《运动员的奖章》(后更名《大奖章》)正在拍摄中。这部木偶片描述了一个饶有风趣的动物运动会,出现了狮、虎、象、长颈鹿、袋鼠、此为等20多种动物,主角为小熊和小猪。

《大奖章》

市区居民也积肥

当年8月,当郊区农民全力投入单季晚稻和棉花等秋熟作物的田间管理时,市区居民响应号召,大搞肥料,支援农业生产,开展群众性的积肥、运肥突击活动。

沼气成为一种新能源

《聂耳》:一个人和一个时代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聂耳》在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传记片奖。该片由于伶、孟波编剧,郑君里导演,赵丹扮演聂耳。影评界评价该电影“一个人表现了一个时代”。

电影《聂耳》剧照

高勤飞首破航模世界纪录

9月20日,上海航空模型运动员高勤飞的直升模型飞机在空中飞行2小时零5分,打破了这一项目的世界纪录。这是上海运动员第一次打破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高勤飞当年21岁,是复旦大学预科生,早在中学读书时就参加了航模运动,获得过全运会冠*。

高勤飞

女神箭手超过男子纪录

当年10月19日,在上海市第三届运动会上,女射箭手赵素霞一人打破四项全国纪录,其中2项成绩超过我国男子最高纪录。赵素霞是卢湾区射箭运动员,此后他又打破了世界纪录。

赵素霞

十五岁胡荣华成为全国象棋冠*

11月4日落幕的全国棋类锦标赛的中国象棋冠*为上海五爱中学学生、15岁的少年胡荣华。胡荣华在年获得过全国小学生象棋冠*,此番决赛他和3年全国冠*杨官璘对弈,一举战胜对手获得成年冠*,此后他成为中国象棋一代棋王,人称“胡司令”。

陈毅祝贺胡荣华夺冠

上海工学院正式成立

上海工业大学的前身上海工学院于9月30日成立。年并入上海机械学院,后恢复建制成立上海工业大学,年并入新组建的上海大学。

《文汇报》报道上海工学院成立

崇明荒滩造土地

3万名围垦大*来到崇明荒滩围滩造地,到11月底围地7.3万余亩。

围垦的土地

一物四用

上海试制成功一台大型落地式收音、电视、录音、电唱四用联合机。

大型娱乐四用联合机

上海越剧院赴港演出

上海越剧院一行70余人于12月20日赴港演出,由团长白彦、副团长袁雪芬率领,带去优秀剧目“红楼梦”、“西厢记”、“碧玉簪”、“金山战鼓”及折子戏“盘夫”、“打金枝”、“行路”、“断桥”等。开始演出的22日当天,香港观众凌晨3时即在戏院门口等候购票,一时传为港岛佳话。

左起:金采风、徐玉兰、袁雪芬、

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

转眼一个甲子过去,回首60年前的年,你会发现,文字的记载和人的记忆是完全不一样的。我问过一些老人对年的记忆,大多数人都提到一个字:饥饿。但在文字记载和图片报道中,我们很少能看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我们看到的,是那个年代最辉煌、最拿得出手的一面。而生活的真相,可能存在于人们的口述和记忆之中,其中的大多数细节永远也不会被其他人知道。

最近我还写了

在徐光启祖宅“九间楼”看上海人过年

德兴馆,一家春,董家渡夜游记

风景,书,穿越都市的艺术碎片

杨贵妃怎么就嫁给了武大郎……

《螳螂做亲》里的昆虫世界

我眼中的“排球教父”沈富麟

这一小段横浜路

中国足球之天才白痴钱钱钱

新古董也老了:城隍庙边玄扈台

关于上海南市难民纪念碑的随感

一个卢湾居民的思南路遐思

新修商船会馆一瞥

扫描以下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个庚子年上海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