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陕西人不干这些事情,怎么能叫过年 - 扶风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扶风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陕西人不干这些事情,怎么能叫过年
TUhjnbcbe - 2020/11/27 19:00: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0655.html

再过一天,全国就将陷入“困境”:

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府陷入停顿、股市无法交易、快递停工百姓痛苦不堪、许多家庭在家门两侧、挂出标语表达诉求、无人看管的儿童、四处点燃火药制造爆炸、本该工作的人们、抽烟、酗酒、打牌、无数宝宝为了红包、四处对人卑躬屈膝、而中老年人……

则集体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每年都过年,而大家过年的流程和习惯每年都一样,但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以下呢,就是陕西人特有的习俗。

▼过年前的忙碌▼

很多人家里开始准备油炸的焦叶,丸子,带鱼,甜饭,蒸碗。每次都要做很多,一放就是好几天才能吃完。

去逛一圈回民街也是必须的,而西安腊牛肉的每年都会上新闻,“陕西人过年买腊牛肉排队堪比春运”。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年前好不容易休息,还要被家长叫起来打扫家里的卫生,做年前大扫除!

▼除夕▼

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年终于来临了。除夕夜大街上基本上看不到人,还是会很多西安人会去兴善寺,八仙宫,罔极寺烧香,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起床后,第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就是拜新年。先鸣炮焚香,后拜祭先祖。香案前灯火辉煌,香烟缭绕。然后按辈份大小依次拜新年,祝贺新春佳节。

家里的拜年活动结束了,然后走出门来,向左右邻居、本家户族去拜年。人们见面时,彼此问候说:“新年好!”、“恭喜发财”或说:“向你拜年”、“祝您健康长寿。”(晚辈向长辈)。新年元旦,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拜年的人群,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呈现出一片“年年有余庆,处处气象新”的节日气氛。

▼大年初二▼

从正月初二起,向亲戚、朋友家拜年。先向舅家、丈人家拜年,然后再向姑家,姨家拜年。再按疏远厚薄关系,一一拜年。

拜年的礼品有厚有薄。关中地区一般送礼馍(糕、油塔、包子),外加点心;陕北送*米糕、油炸果、酒、肉等;新娘(初过门媳妇)礼品,厚于一般礼品。新女婿向丈人家拜年,头一年至少要行“四色礼”(酒、肉、花馍、糕点)或其它四件,多至“八样礼”、“十二件”(12种)不等。回礼(收礼后回送一些东西,表示不空回)也有讲究:女儿出嫁后头一年没有生小孩以前,回送“蛋蛋馍”(像鸡蛋样大小的白面馍),八个至十六个。生过小孩的回送“枣花”(用面滚成圆柱形盘旋而蒸制的小馍)一至数个(一般视小孩多少而回送多少)。

至于朋友之间的拜年礼,一般只送“南点心”(精制)一封(约一斤),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家送“本地点心”(差一点)一封。有身份的人,把自己的名片挂在点心封上。这样一来一往,互相拜年,实际上是一种社交活动。

▼大年初三▼

大年初三,即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要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烙饼摊鸡蛋。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以为如有犯者,会导致谷物减产。宝鸡五色剪纸迎财神,大年初三,在很多地方这一天都要走亲戚。可是在宝鸡凤翔,这一天是不能出门的,因为家家户户都要举行非常隆重的五色剪纸迎财神的仪式。据了解,在凤翔初一初二走亲戚,初三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里干同一件事情,就是剪纸,剪纸是要迎五路财神,要迎五路财神,所以大家在剪纸的时候要把剪纸染成五种颜色,就是五色剪纸了。剪纸剪好之后接下来就要贴窗花了,贴窗花可是有讲究的,就是要贴在六六三十六格的窗户上,象征着六六大顺。但是窗户的四个角上要贴上红色的,象征一年四季红红火火。

▼大年初四▼

这一天全家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请大小伙计,分发红包。宴会有酒有菜,酒后惯例是吃包子。掌柜的亲自夹包子,包子放谁碗中,谁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辞退之人饭后自动收拾行李告辞,所以这顿便宴俗名叫“吃滚蛋包子”。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五▼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十五▼

从正月初五起,开始送灯活动。主要是舅父给外甥送灯,俗话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的谐音)。另外还有干爸给干儿女送灯的。灯的式样很多,有宫灯、碌碡灯(圆灯)、莲花灯、盆灯、羊灯、鱼灯等,还有各式各样的花鸟灯。一般送一对灯笼,10根蜡烛,10根麻花,连送12年。孩子接到灯后,每晚打(挑)灯成群结队地玩耍嬉闹,直到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节观灯活动,逾来逾兴旺发达,规模也逾来逾加庞大。伴随着灯展,还有猜灯谜、放焰火等活动。猜灯谜的风俗,古已有之。古人把这种活动叫做“射虎”。

元宵节当天吃元宵,这是节日的特有风味食品,一般是在正月十五日晚上吃。元宵是用糯米粉合成面,内包糖馅(芝麻、花生、枣泥等),做制成圆形;多数是用馅做中心,外滚粘米粉而成圆形。前边叫汤圆,后边叫元宵。因形状是圆形,象征全家团圆。味道香甜,意味着日子过得美满甜蜜。

“放天灯”是一种民间节日娱乐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除大闹花灯外,还流传一种“放天灯”的风俗。这种风俗由来已久,据史可查唐时已有此举。点放天灯是为了增添灯节日的气氛,把观灯活动引向一个新的高潮。

“挂坟灯”是一种岁时祭祀风俗,流传于陕西扶风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夜,家家户户的孝男孝孙在自己的祖坟上,悬挂一盏红灯。挂灯前烧纸焚香,设立香案,供献贡品,家中人跪拜,祭奠一番,以慰先人在天之灵。

过年说简单了,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吃,能够团圆就是幸福的事情,今天看见小区外从小学吃到上大学的小店,年前换了个招牌:「二十年老字号」突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其实已经有了第一个可以回忆的十年,有些味道没变过,还是我们小时候的味道,但是我们自己,却不知不觉就长大了…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生活的样子,和可以团聚的日子。明天就是除夕,提前祝大家除夕快乐!

动态的永宁门

校对:舒惠宣高正寰

负责:李雯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西人不干这些事情,怎么能叫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