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效果与护理观察
【摘要】 目的 讨论肠内营养支持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效果, 并观察其护理效果, 总结经验。方法 1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 对照组给予一般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其基础增加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数据, 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中国论文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效果观察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9.158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ICU患者因其一般病情较为严重, 身体应激反应强烈, 新陈代谢常因为各种内外界原因出现紊乱。因此, 给予其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提高ICU患者各项营养指标[1]。同时早期给予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增强免疫功能, 对维持胃肠道完整性、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2]。本文通过对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ICU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回顾性分析, 总结护理经验,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ICU患者, 男49例, 女51例, 年龄25~80岁, 平均年龄(56.0±8.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年龄25~80岁, 平均年龄(55.0±8.6)岁;观察组年龄25~79岁, 平均年龄(56.0±8.4)岁。两组患者主要因为严重感染、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脑出血等原因进入ICU进一步护理治疗。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 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现病史、既往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严密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 对照组给予相关药物治疗以及一般ICU常规护理(如呼吸支持、吸痰、翻身擦洗等);观察组在以上护理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具体如下。先使用胃管经鼻插入胃内, 抽出部分胃液进行检测, 确认消化道功能正常且无损伤后, 开始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流质食物(如蛋羹、鸡汤、果汁或米汤等)以及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250 ml起, 30~50 ml/h, 逐渐增加到1000 ml)经胃管缓慢滴入, 同时严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及耐受情况。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肱三头肌皮皱等营养指标变化, 评价其护理效果。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