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两汉及后续三国时期,大时代的变动中孕育了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其中最出色的三位是:司马迁、班固、陈寿。
一、司马跃龙门,垂激发宏篇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被尊称为“史圣”。他出生于一个史官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在继承父业后,他开始进行历时多年的全国范围的采访和调查,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它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和八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扛鼎之作。《史记》不仅是一部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史书,也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文学作品,树人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和写作风格深刻影响了后世史学家和文学家。
二、班孟坚继往开来,铸就鸿篇巨制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从小就有进取心和学术兴趣。在父亲班彪的影响下,他致力于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并继承了《史记》的成果,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汉书》详细记载了西汉王朝年的历史。班固在编写《汉书》时,不仅注意到了历史事件的完整性,还注重对历史现象的深入分析。他的写作风格优美而严谨,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三、陈寿以俭立身,以史立言
陈寿,字承祚,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他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从小勤奋好学。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蜀汉灭亡后,“沉滞者累年”。后在西晋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在晋灭东吴后,他开始编写《三国志》,用十年时间完成了这部重要史著。
《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包括《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陈寿在编写《三国志》时,充分收集和整理了有关三国时期的史料,并尽量保持了历史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三国志》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志”为体裁的断代史,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观点创作营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