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太傅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起源于西周时期。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担任朝廷的辅佐大臣和帝王的老师,负责制定和颁行礼法。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记载:“太傅是一个古代官职,在高后元年刚开始设立,持有金印紫绶……位于三公之上。”《后汉书·百官志一》中也提到:“太傅是唯一的上公官职。”因此,在汉末三国时期,太傅与大将军、大司马并称为“上公”,成为地位最高的三个官职。然而,尽管太傅的地位显赫,却很容易陷入朝廷权力激烈争斗的漩涡中。因此,对于东汉末年的三位太傅来说,他们最终都没有好的结局。袁隗(?-年),字次阳,原籍汝南,出生于治平舆(今河南平舆)。他的曾祖袁安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袁隗是汉末时期著名的将领袁绍和袁术的叔叔。
袁隗小时候常跟随父亲身边,长时间的接触让他尽早了解了官场的规则。成年后,袁隗娶了经学大师马融的女儿马伦为妻。
汉桓帝末年,袁隗被征拜为大鸿胪,成为九卿之一,负责管理各个诸侯国以及少数民族进京典礼。公元年,袁隗得到了外戚窦武的赏识。在汉灵帝即位后,窦武被任命为大将军,辅佐朝政。
袁隗于公元年受命担任司徒,并成为三公之一。然而在公元年,由于某些事情,他被解除司徒职务,不久后出任太常。
然而在公元年,他再次被任命为司徒。公元年,汉灵帝去世后,刘辩继位,成为汉少帝。在那个时候,汉少帝任命袁隗为太傅,并与何进一起负责管理尚书事务,共同执掌朝政。然而,大将军何进很快就遭受了失败,和宦官一同落败。趁着这个机会,董卓来到了洛阳,并掌控了朝廷的政权。当然,董卓在立刘协为皇帝后,对出身世家大族的袁隗也非常尊重,继续让他担任太傅的职位。不过,此时袁绍正在担任勃海太守一职,他率领军队抵抗董卓。董卓对此气急败坏,他将洛阳的袁氏家族男女老少共50多人全数逮捕入狱,并霸占了袁隗的家产。公元年,董卓杀害了袁隗以及袁家五十多人。刘虞(?-年),字伯安,是东汉宗室大臣,出生在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他是东海恭王刘彊的后代,父亲是丹阳太守刘舒。
和刘备一样,刘虞也是汉室的后代。然而,与刘备不同的是,刘虞并没有像他一样家道中落,反而在东汉朝廷中担任重要职位,地位极高。刘虞出身孝廉,曾担任东海郡吏,后来升任幽州刺史,他的表现非常出色,名声远扬。然而后来因为某些事情被免去官职。黄巾起义爆发后,刘虞被任命为甘陵国相和宗正等职务,负责安抚百姓。
年,刘虞再次被任命为幽州牧。幽州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州,但刘虞在这里推行仁政,鼓励百姓种田,并通过与外族进行市场交易以及开采渔阳的盐铁矿获得收入。因此,超过一百万来自青州和徐州的人流亡至此,安居乐业。年,董卓夺取了大权后,派遣使者授予刘虞大司马的职位,并封他为襄贲侯。随后,年,董卓杀害了太傅袁隗,任命刘虞为新的太傅,并要求他前往朝廷就职。然而,由于道路阻塞等原因,刘虞未能按时赴朝。公孙瓒接到了征讨乌桓的任务,并受刘虞的指挥。然而,公孙瓒只顾着扩大自己的军队实力,放任部下侵害百姓,与之相反的是刘虞则注重施行仁政,关心民生,因此两人之间产生了渐渐加深的矛盾。
最终,在公元年的初平四年,刘虞率领军队进攻公孙瓒,结果遭遇惨败并被俘,最终惨遭杀害。马日磾(?~年)是字翁叔,出生在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
他是东汉后期的一位重要大臣,也是经学大师马融的后代。年轻时,马日磾就继承了马融的学说,并凭借才学进入官场。他曾担任谏议大夫一职,并与蔡邕、卢植等人一起参观典藏的《五经》记传,还积极参与续写《东观汉记》的工作。
后来,他历任射声校尉、太尉和太常等职位。
在年,董卓被吕布杀死后,李傕、郭汜等董卓的旧部开始反攻长安,并成功劫持了汉献帝。在这个基础上,李傕任命马日磾为太傅、录尚书事,与太仆赵岐一起前往关东进行外交使命。
马日磾抵达寿春拜访袁术时,对他提出了很多请求,但袁术却轻视马日磾,夺取了他的权符,随意征辟士兵,并试图强迫马日磾成为他的军师。
尽管马日磾想辞去职务,但他感到忧愤,引发了战斗。在年的兴平元年,马日磾因病呕血而去世。#东汉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