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光武帝更换储君的决定并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虽然刘庄在父亲的有心安排下获得皇位继承资格并顺利即位,但是地位并不稳固。尤其是在光武帝驾崩,汉明帝登基之后,光武诸子就对明帝的皇位继承权发起挑战,诸王谋反事件一再发生,在《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中有详细的文字记载。
首当其冲的是明帝的同母弟弟广陵思王刘荆。刘荆为人刻薄而阴险,有才能而喜文法,光武帝驾崩后,刘荆在灵柩前哭而不哀,随后派人诈称东海王刘彊的舅舅大鸿胪郭况写了一封“飞书”(匿名信)给刘彊,信中说新帝乃是人为安排,强者为右,他劝刘彊应迅速起兵,维护父皇的帝业。
刘荆有才能,心存称帝之意,欲借东海恭王刘彊的号召力达到自己的目的。刘彊在接到这封伪书信后,立即拘捕送信之人,并且将“飞书”上报给明帝。汉明帝知道是同母弟弟刘荆所为,不忍深究,仅是将刘荆迁往河南宫。但刘荆并没有死心,乘西羌叛乱之际,频繁活动,秘密结交士人,明帝听闻又徙封其为广陵王,命他回封地。
刘荆对此仍未反省,又暗招相工询问“我貌类先帝。先帝三十得天下,我今亦三十,可起兵未?”相面者将此事告发,刘荆大感畏惧,自请入狱。汉明帝再次加恩特赦,没有继续追究此事,而刘荆依然不知悔改,让巫祭祀祝诅,被有司举报请诛之,刘荆自杀,汉明帝同情怜悯他,赐其谥号曰思王。
其后,济南安王刘康在封国不遵法度,交往宾客,被人上书告发刘康秘密召集州郡奸猾之徒图谋不轨。案情核实后,明帝因亲属之故,不忍心寻根充底,只削除刘康封地中祝阿等五县以作惩罚。
楚王刘英,光武帝许美人所生,建武十七年进爵为王,因母无宠,封国最小。刘英为人城府颇深,刘庄被立为太子后,刘英在私底下刻意拉近与刘庄的距离,两人之间关系特别亲厚,所以刘英在明帝即位后便多次受到封赏。刘英喜好图邀,遂大肆结交方士之徒,永平十三年,男子燕广告发楚王刘英与渔阳王平、颜忠等伪造图谶,有谋逆之举,经有司査证属实,请诛之。
汉明帝遂废其国,迁刘英至丹阳,第二年刘英自杀。汉明帝在刘英自杀后,下令搜捕其党羽,持续数年之久,牵连者不计其数,史载“楚狱遂至累年,其辞语相连,自京师亲戚诸侯州郡豪桀及考案吏,阿附相陷,坐死徙者以千数”。
淮阳王刘延生性骄奢,却驭下严厉,永平年间,有人告发刘延与姬兄谢魚及驸马都尉韩光招募奸猾之徒,作图谶,祠祭祝诅。案情交下査验后,韩光、谢穽被杀,供辞牵连甚众。汉明帝对待兄弟诸王挑战其皇位继承权的举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如广陵王刘荆、淮阳王刘延等谋反未遂的事件比较宽容,这是因为他们的不轨行为不成气候,对中央政府并没有很大威胁,丝毫不会影响政权的稳定和皇权的巩固。但是对于楚王刘英的谋反行动,则毫不留情,大肆搜捕以清除潜在的威胁。
林剑鸣在著作《秦汉史》中对此的解释为“对于楚王英谋反的处理,之所以如此大肆株连,就是因为楚王英和其他企图谋反诸王有所不同,他在一部分人中有相当的基础,若不剪其羽翼,对皇权是有威胁的,因此就是在刘英死后,皇帝也不惜大肆杀捕。可见所谓不忍,所谓宽容是在一定限度内,超过这一限度,就不惜釆用极残酷的措施了。总之,东汉初年皇帝对诸侯王采取恩威并施的政策,是皇权巩固的表现,而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又加强了皇权,从而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一个方面得到巩固”。
汉明帝在永平三年二月,宣布立贵人马氏为皇后,皇子刘炬为皇太子,当然,确立太子的这一决定也有其内在的考量。汉明帝皇后马氏是扶风茂陵人,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自幼聪慧,面容娇美,十三岁就被选入太子刘庄宫中,无论是服侍明帝生母阴氏,还是与周围宫妃的相处,马氏的礼仪规矩都做得很周到,上下相安,于是特别得到刘庄的宠爱,常居内室后堂。
汉明帝即位后,册封她为贵人,至永平三年春,大臣们奏请册立皇后,明帝并未多言,皇太后认为马氏贤德居后宫之首,遂封为皇后。遗憾的是,明帝马皇后虽然宠爱不衰,但一直未能生子,明帝的九个儿子全是其他嫔妃所生,均非嫡子,这使得明帝能放手指定太子。
汉明帝选定自己的第五子刘炬继承皇位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刘炬自小聪明伶俐,博览群书,能力很强,深受明帝的器重。第二,刘炬生母为贾贵人,且和马氏是亲戚关系,因此在刘炬出生后,明帝命令交由无子的马氏抚养。这种收养的形式是东汉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新发展,在皇后未生子的情况下,她收养的皇子和她便等同于亲生母子关系,具有嫡长子的身份。所以汉明帝封后立储同时进行,马氏成为皇后,她抚养的刘炬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嫡长子,是皇位第一继承人,被明帝封为太子。
汉章帝在位期间,围绕皇位继承也发生过废立太子事件。章帝建初二年,已故大司徒窦融的曾孙女窦氏与其姐妹均被选入洛阳长乐宫。窦氏六岁能读书识字,聪颖美丽,家中亲戚都很惊奇,认为此女贵不可言”等到入宫后,她的行为举止合乎礼节,风姿容颜都很出众,而且“性敏给,倾心承接,称誉日闻”。遂在第二年被章帝立为皇后,但是窦氏未能生育,太子只能在章帝妃嫔所生的儿子中产生。
汉章帝共八子,长子千乘王伉,次子平春王全,三子清河王庆,四子和帝,五子济北王寿,六子河间王开,七子城阳王淑,八子广宗王万岁。平春、城阳和广宗三王均早卒,无子,国除。其余五个儿子中,清河王庆为宋贵人所生,和帝为梁贵人所生,济北王寿和河间王开都是申贵人所生,而千乘王伉则“不载母氏”,其母可能出生微贱。
依据嫡长子继承制中的“子以母贵”原则,千乘王伉虽为长子,却身份最低,无缘太子之位,而在其他四个贵人所生的皇子中刘庆又最为年长,于是章帝在建初四年立皇子庆为皇太子。
值得注意的是,刘庆的生母宋贵人是马氏的姻亲,其父名杨,史载“杨姑即明德马后之外祖母也”。但等到马太后去世后,形势有所变化。章帝窦皇后虽然无子,却依然宠幸殊特异,独占后宫,若太子刘庆顺利继承皇位,对窦皇后及其家族大为不利,于是窦皇后开始策划废太子。
一方面,窦皇后与其母泄阳公主谋划陷害宋贵人,在外让自己的兄弟搜集宋贵人的过失,在内令周围的侍从女官侦探宋贵人的得失,随后更是诬陷宋贵人欲行巫蛊之事,日夜在章帝面前诋毁,导致宋贵人和刘庆母子逐渐被章帝疏远。
太子刘庆被移出东宫,居住在承禄观,窦皇后又暗示掖庭令诬告太子参与巫蛊之事,终于在建初七年,章帝下诏将太子刘庆废为清河王,并将宋贵人姐妹迁居至丙舍,命令小黄门蔡伦调査,而蔡伦暗承窦皇后旨意将她们送入暴室,严加拷问,最终宋氏姐妹一起饮药自杀。另一方面,窦皇后又效仿前人,将梁贵人所生之子刘肇“养为己子”,刘肇因此获得嫡长子的身份,在刘庆被废后被立为储君。
对于宋贵人和刘庆,章帝心中也许充满歉疚之情,在宋贵人死后,章帝“伤之”,命掖庭令好好安葬;刘庆被废时虽然年纪尚幼,却知晓畏祸避嫌,言语中根本不敢提及宋氏,章帝“怜之”,下令皇后让刘庆的衣服和太子一样。也许章帝知晓窦皇后的所有策划安排,可是依然选择默认和纵容,可见改立皇储也是章帝自己的选择,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尚处于皇权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