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所谓悲剧,即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主角的悲情渲染成旁观者的撕心裂肺、感同身受,由此便成了我们所说的悲剧产生的“美感”与共鸣,这是一种普世情感,无问东西。作为爱情悲剧主旋律的才子佳人有缘无分的悲欢离合故事,取材也是相当的广泛,无论如何复制粘贴都每每惊艳不已,受众之广也总是无与伦比。你比如梁祝、崔莺莺与张生、焦仲卿与刘兰芝,又譬如董永与七仙女、杜十娘与李甲,以至于贾宝玉与林黛玉等等,他们之间的爱恨纠葛种种不同,又似乎如出一辙,悲情错综之间,往往是一对苦命的鸳鸯遇到了另一位难缠的老人家。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也正是如此。
沈园是陆游心目中“何其有幸”的铭心刻骨的悲喜之地。对于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而言,他的情有所起,而又情所而终,可能只有两件事情,一个自然是《示儿》的拳拳之心,另一个恐怕就是他对前妻唐婉的一生的眷恋与愧疚了。
陆游与唐婉,一个才子,一个佳人,沈园再相逢,此时此刻,彼此已经都是带着“前”字的不得已的陌路人了,萍水相逢,波澜再起,曾经种种,今日历历,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纠葛与心境呢?所谓凄美,凄从何来,又美在何处呢?
诗者本人固然是在凭诗自吟,自我揭开心中那一道血淋淋的伤疤,本公子万不敢有如此同样的落笔,对历史,对陆游先生,心存敬畏,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一起来尝试分析这段凄美的悲情故事。
第一、金童玉女,天作之合
(一)门当户对。
陆游的高祖是进士出身,祖父师从一代名相王安石,父亲也是当时的一代名士,到陆游这里,我们自然也很清楚了,算得上是名门望族、藏书世家。
唐婉的祖父是鸿儒少卿,父亲是郑州通判,也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
(二)才子佳人。
陆游的才情自然不必说了,兼有李太白和杜子美的风格,有点类似苏轼苏东坡。
唐婉,这个女子不得了。诗书大家出身,也是精通诗律音赋,甚至并不亚于李清照之辈。
(三)天作之合。
古代是宗亲社会,讲究亲上加亲,不信你看,这贾宝玉娶亲,选来选去,不是姑姑家的林黛玉,就是姨妈家的薛宝钗。
陆游和唐婉就是怎么一种姻亲关系。陆游的母亲和唐婉的父亲是兄妹关系,这样,陆游和唐婉也就是一种表兄妹的姻亲关系了。
所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亲戚走动得多,两个小青年走得近,有感情基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双方家长一拍即合,俩位新人也是彼此爱慕,一桩美好的姻缘成就了。
第二、夺子之痛,欲加之罪
我们说,这母子的感情有时候也很微妙,特别是在儿子成亲前后,一般会出现某种必加大的反差,这倒不是说母子罅隙,有隔阂了,而实在是一定程度上讲,作为母亲的长辈对儿子的不放心,甚至有怕儿媳妇跟自己抢夺儿子的某种意思。嗯,没错,亲,你细品品,这婆媳关系是不是也很微妙啊?
陆游和唐婉成亲了,洞房花烛夜,良辰美景,如胶似漆,恩爱有加。两口子是整日里卿卿我我,你侬我侬,夫唱妇随,形影不离。你想啊,一对才子佳人,郎才女貌,如鱼得水,你唱个小调调,我填一首词,陆游和唐婉一对新婚燕尔是你吟我唱、你书我画,好的不得了。
这陆游的母亲就有点不大高兴了,婆婆对儿媳妇就定了莫须有的几宗罪:
(一)不讲妇道。
这个问题就非常严重了,我们知道,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女子有所谓的什么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唐婉也得改名叫做陆唐氏了。非但如此,还有个什么七出,就是休妻的绝对铁律,一旦触犯,没什么好讲的,男方可以随时休妻。这对女性来说,当然是很不公平的,奈何,当时的男权社会就是这样的。
作为婆婆,陆游的母亲说唐婉这个儿媳妇有“口舌”之过。什么意思呢?她老人家认为,这个儿媳妇太腻歪了,整天黏着儿子陆游,又是填词,又是唱小曲,又是踏青,又是旅游,打扮得妩媚妖艳,伶牙俐齿。
亲,我们看起来,这怎么都是好事啊!儿子和儿媳妇这样过日子不是很好的嘛!恩恩爱爱,幸福美满,多好的事儿啊。可是呢,这做婆婆的可就不一定怎么想了,她老人家认为,唐婉这个儿媳妇太“能”了,能说会道,巧舌如簧,太“巧”了,容易被旁人说三道四。其实,这就如同曹雪芹《红楼梦》里的王夫人给他儿子贾宝玉挑人一样,她就喜欢宝钗和袭人这样的“守拙”的女子,不大多说话,稍微显得笨拙一些,很反感林黛玉和晴雯这样的太过聪慧的绝色女子。
婆婆认为,作为儿媳妇的唐婉就应该在成亲后成为一个“锯了嘴的葫芦”,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
(二)不事舅姑。
作为唐婉的姑姑,陆游的母亲认为这个侄女不守本分,不够孝道。
你想啊,陆游和唐婉这一对美婵娟整日里在她老人家眼皮子底下“无底线”地秀恩爱,整日里缠绵在一起,她老人家可能就有某种嫉妒之心了——婆婆和儿媳妇争夺陆游的宠爱权。
这儿子是她的,怎么一成亲,心里全是儿媳妇,倒好像没了生养他的老娘了。想想都来气。
贯一个什么罪名呢?就是“不事舅姑”。你唐婉整日里和陆游游山玩水,哪里还顾及到老娘我了?怎么个意思。其实想想呢,这个所谓的罪名真的不经推敲,陆家怎么说还算得上是世家吧?几个仆人还是养得起的,一定也是有的,也只能说是老人家在无端挑理了——骨头里挑刺,那就没办法了。
(三)魅惑夫君。
作为婆婆,陆游的母亲可真是为儿子和儿媳妇操碎了心了。
此时的陆游,虽然已经是初露头角,小有名气了,但是呢,他的功名之路还没有彻底完成,他需要一个“进士”的学历,在不久的将来,三两年内,要去京城开封赴考——上京赶考,博取功名。
这个时候,她老人家就认为,唐婉分心了儿子陆游的上进心,求学心,换言之,就是认为她影响到了儿子一心一意地读圣贤书。
这个理由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老实说,像唐婉这样的媳妇,那是妥妥的陪练高考的绝佳人选啊!才女么,只能增进陆游的功课学业,怎么能说是会影响他的学业前程呢?
(四)不能生养。
这个问题,老实说,作为纯阳单身汉来说,本公子也是比较困惑的。唐婉嫁到陆游家也不过区区年把时间,就一定得生出个大胖小子来吗?生育应该是有迟有早的吧?一年多一段时间,这婆婆催的是不是有点太急了呢?想抱孙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样苛求恐怕是不妥的。
当然,放我们现在来说,那真算不得什么事情了。生儿育女这样的事情,一个看天意,一个看自己,不能生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家里有皇位要继承吗?
最近不是有个什么代孕事件嘛!郑爽和张恒怎么怎么样,本公子觉得,真没那个必要啊!
“口舌”,“不事舅姑”,这两样可都是当时女子”七出“被休的大罪过啊!再加上一个影响陆游景秀前程的大过,这谁能顶得住啊?赵管家问秦桧:“岳飞真的有罪吗?”秦桧说:“当然有,证据确作。”岳飞说:岳某何罪之有?“秦桧说:”莫须有。——或许有吧!得,没奈何,人家就是怎么讲道理的。
第三、委曲求全,一纸休书
(一)委曲求全,分院别居。
母亲与妻子闹矛盾,而且不可调和,这婆媳之争,向来就是个麻烦的事情,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很多事情,本来是很简单明了的,到这里,可真就行不通了,问题复杂化。
陆游是个什么态度呢?一边是自己心爱的妻子,一边是生养他的老母亲,绕是谁,也很难办啊!
作为一个传统的具有浓烈士大夫情操的大诗人陆游,孝字当先,也是没奈何的选择,当时确实是这样的,你叫他怎么办?
陆游绝对不能忤逆老母亲,又对妻子唐婉一往情深,依依不舍。怎么办呢?他找了个看起来似乎两全其美的办法,一方面答应母亲疏远唐婉,一方面就亲自斥巨资给唐婉购买了个别院,离家很远的地方给她买了套大别墅安家。这样看来,陆游对唐婉确实是有情有义的,也不算彻底忤逆了母亲。
(二)慈母相逼,一纸休书。
也不知道老太太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她老人家知道了这个事情,恼怒不已,要把事情做绝,叫陆游写休书,彻底休了唐婉。
陆游打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可是,母命难违,最终,他还是一纸休书,把唐婉给送回了家。
(三)趁热打铁,续弦王氏。
老太太也是真有精神,爱子心切,前脚休了唐婉,后脚就又给陆游定了门亲事,陆游奉母命迎娶了王氏,也是大家闺秀。
第四、沈园重逢,情何以堪
(一)邂逅。
我们后人对各种大诗人大才子那是一万个点赞,无限仰慕,可是呢,亲,他们很多人当时可并没有多么的幸福,反而遭罪多多,不足为外人道。不信你看,李白、杜甫、苏轼、王安石等等,这样的人物实在是太多了。陆游也是其中的倒霉蛋。
陆游的父亲就是个主战派,因此被北宋赵官家给有意疏远的。
陆游休妻唐婉,可算是如了老母亲的愿,可以好好读书了。三年之后,陆游赴京赶考,不负众望,得了个第一名”魁首“的殊荣。可是呢,在次年春季礼部会试的时候,陆游倒霉透顶,他必须要跟另外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决一雄雌,这个人就是当时显赫朝野的秦桧秦相的孙子,秦桧直接把陆游的名字给勾掉了。没办法的事情,这可真没有当年年的苏东坡幸运了,欧阳修,确实有修养,够厚道,北宋文坛领袖当之无愧,老秦家的秦桧可真有点过分了——你说你把孙子排到第一不就完事了吗?还非得直接把人家陆游给除名了,太过分了。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郁郁不得志的陆游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故乡,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寄情于山水之间,消遣解闷。
沈园,陆游与唐婉偶遇了。只是,此时此刻,他们已经各有所属,新人换了旧人。陆游有了王氏夫人,而唐婉,则又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都是前夫前妻的名分了。
陆游和唐婉是真心相爱的,有深厚的感情基础的,无奈被陆游的母亲给棒打了鸳鸯,各奔东西。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这首千古诗词就是陆游当时的情怀写照。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唐婉应和《钗头凤》
这是作为陆游前妻的唐婉针对陆游的应和诗词。
落寞伤怀的大才子陆游,花溅泪,鸟惊心,面对偶遇的昔日心上人唐婉,他自然是又惊又喜,又惭又愧。
此时的唐婉,正和她的男人赵士程坐在沈园的石桌边饮酒做赋,观花赏景,开起来气色不错,优哉游哉。
赵士程是当时赵宋皇族后裔,门庭显赫,也是个饱学之士。他对唐婉的不幸遭遇非常同情,非常理解,非但没有任何定点的歧视唐婉这个被人休妻的”弃妇“身份,而且视如明珠,恩爱有加,简直就是个宠妻狂。——这也可见,所谓的人挪活树移死是真的很有道理的,特别是一些不被男人珍惜,被无情抛弃的女子,换个地方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面对各种拳脚相加或是冷暴力,最好是好聚好散,无需过多流连。当然,唐婉和陆游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这个赵士程真的是个很开明的人,有气量,很大度。陆游嘛!大才子,名盖京华,他当然也认识了。
陆游是个谦谦君子,见到昔日的爱人正被别人拥在怀中,自然是羞愧、凄楚了,然而,终究是遇上了,躲是躲不开的。犹豫徘徊之际,这唐婉倒是主动安排仆人给陆游端来了几个小菜,一壶老酒。赵士程就说了,娘子你去见见他吧,好聚好散,相逢也算是故人,陆游人品也是不错的,当时种种也是不得已,我们夫妻俩可以把陆游当作朋友。
(二)诉衷肠。
陆游很尴尬,很惭愧,接了酒,对饮三杯,很客气,很客套,言不由衷,顾左右而言他。无非就是,你还好吧,这样几个字眼——一切都在不言中。
这两首《钗头凤》当然都是事后作的,当然,也是相当的默契,应和得非常完美——所谓心有灵犀,大概就是这样子的吧。
陆游这首词,上阕是以他本人的角度来入手的,这递上来的一双”红酥手”与“黄藤酒”,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温情啊!想当年,满城春色,杨柳青青,一双鸳鸯蝴蝶,翩翩起舞,“栩栩然蝴蝶,蘧蘧然庄周”,然而,一切也都只能是过往云烟,他的心底,隐隐作痛,连呼错错错。造化弄人,毫不伤感。
下阕笔锋一转,就是唐婉的角度来吟唱了。烟柳青青,燕儿双飞,春色依旧,离散的人儿却已经堪比黄花瘦;相思泪涂抹了胭脂腮红,洗涤了薄薄细绢;说好的十里桃花一世恩爱呢?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眨眼间,落花流水春去也,绿肥红瘦,之后,满池清冷卷阁楼。山无棱,天地合,多么美好的允诺啊!后来怎么就连鸿雁也托付不到彼此的那么是一丝一毫的讯息?锦书难寄,莫莫莫。
陆游大才子,果然字字珠玑,落笔不凡——当然,本公子也不遑多让哈哈哈(开个玩笑,不要当真)。
我们再来看唐婉的应和,心有灵犀。
唐婉小词上阕,开门见山,抱怨了前婆婆陆游的母亲对自己的成见,导致她被休,被抛弃,而后又另嫁他人,棒打鸳鸯,不忘前情,欲言又止,郁郁寡欢。休妻,这在当时确实是件很羞辱人的事情,特别是对女方来说,一个大家闺秀,就怎么不明不白地被婆家给休了,有点怨气也是自然的事情,完全可以理解。
下阕抒情写理,劳燕分飞,天各一方,各自又都有了新的家庭,身不由己,今非昔比了。相思成疾,娇花照水,弱柳扶风,就如同秋千一样荡来晃去,心神不宁,浮萍无根。暮鼓晨钟,号角嘶鸣,任何一种声音,都是风吹草动里的惶恐踌躇,惊弓之鸟,在灯火阑珊里独自孑然了寂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笑靥如花,之后,黯然失色了谁的凄凉。
(三)相思愁。
到这里,我们似乎就没必要继续再展开来描述了,狗尾续貂,实不可取。
简单点一下,沈园偶遇,终身别过,之后的陆游也确实是个情种,有情有义的男人。
在以后的时光里,不管是官场失意还是仕途得意,沈园成了陆游心中永远的一个牵挂,一种心灵的归宿,一种难舍难分的慰藉,而且,不可取代,不可替代。因此,陆游写了很多与沈园有关的诗词,直到他79岁高龄的时候,老夫燎发少年狂,还要点墨涂鸦,抚慰心伤。
悲剧产生美。陆游说,我不要什么悲剧,也不要做什么大诗人,我只要我的小唐婉;唐婉说,但有来生,誓死与君偕老白头。故事,凄美了芸芸众生,如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然而,对于陆游和唐婉来说,确实实实在在的只有“凄”而没有什么“美”。——这婆媳之间的矛盾,有时候真的太微妙了,不好处理,夹在中间的儿子也确实够郁闷的,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耽误了儿子的终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