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我是灵城小狐仙,今天的汉服故事从这里开始
每每说到古代妆容,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素面或者是华丽,毕竟古代妆容大部分都死宫廷女子带出来的潮流,无论是由上官婉儿所引发的梅花妆潮流还是面靥妆,都是由宫廷女子的潮流而进一步传到民间的。
毕竟在我国古代,也只有后宫妃子们需要每天精心打扮自己来博得盛宠。
而今天我们所说的这个妆容乃是魏晋南北朝开创的一款妆容,名为“啼妆”。啼妆由魏晋时期出现,但是到了唐朝才开始成为一种风潮。
今日知识点:啼妆
啼妆的由来
说到啼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斜红”,大部分人是从我国古代的诗词当中接触到这个词,而我们在宋代的诗歌当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斜红”的描写,例如在梁简文帝的一首词中便这样写道:
“分妆间浅靥,绕脸傅斜红”。
或者你还能够在元稹的诗词中看到:
“莫画长眉画短眉,斜红伤竖莫伤垂”
其实从诗词表面的意思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两首诗词无疑都是在讲女子的妆容以及面貌的,而由此可看,“斜红”也是指一种女子的面部装饰。
而啼妆便是从斜红发展而来,最初的“斜红”是指女子会在自己的面颊两侧用红色的颜料做“新月”状态,后来发展道东汉时期,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做愁眉,啼妆,堕马髻引来洛阳女子纷纷效仿。
但是当时的啼妆还只是讲斜红部分扩大面积而已,并不是我们如今看到的真正意义上的啼妆。
直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啼妆才开始逐渐形成固定妆面,而这种风气当时也只是小部分的流行而已。
到了唐朝时期,民风开阔的同时,人们对于妆容以及文化的包容性逐渐加强,这也就出现了人们对于啼妆的争相模仿,而到了唐朝时期的啼妆也才真正意义上成为女子们争相模仿的妆容。
啼妆究竟是什么?
啼妆,顾名思义画完此妆之后便好像人哭过了一样,所以啼妆的标配也非常简单,例如斜红,红妆的眼影又或者是愁眉,这些都是啼妆的标准配置。
愁眉:就是将眉毛画的“细而曲折”,这样的眉毛天生的便自带一种满面愁容的感觉,就好像是美人为了什么事情而伤感一样。
眼影:啼妆最有特色的地方也是眼影的位置,它不同于古代大部分的妆容会淡化眼影的存在,啼妆的眼影会大面积的进行晕染,尤其是在眼睑下方的位置,一般人都会将眼影直接晕染到笑肌的位置,让人产生一种仿佛在啼哭一样的效果。
而一般人还会将堕马髻与啼妆进行搭配,仿效孙寿的妆造,而堕马髻也十分简单,就是将发髻侧在衣便,模拟骑马过后发髻自然松散歪垂的形象!
啼妆为何会受到众人的爱戴?
其实啼妆的发展和流行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民风开放的同时,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类似于啼妆这类型的妆容都会大面积的运用到色彩,与其他不甚使用色彩的妆容比起来,这样的妆容更容易彰显出女性的柔美。
而另一方面啼妆的发展和流行还与啼妆的发明创造者孙寿有关,历史上记载当时画了啼妆的孙寿可谓是娇柔而又柔美,发髻自然松散,面部似哭似笑,此时的美人,又是娇弱又是体虚,我见犹怜,这样的美人谁能不多爱几分呢?
现代的啼妆如何搭配?
1.搭配唐制汉服
既然啼妆是由唐朝开始逐渐流行起来的,那么自然也只有唐制汉服才最能够彰显出啼妆别样的韵味,而我们现在在搭配啼妆之时,以唐制的齐胸襦裙为最佳选择。
而我们在选择襦裙的样式之时,也以仿古形制的襦裙为最佳选择,因为此种形制的襦裙一般都比较典雅,古韵气息比较浓郁,更加适合搭配啼妆这类型比较别致的妆容。
2.选择一款合适的口红
古代的很多妆容都会涉及到大面积使用红色,毕竟在古代红色也是最容易寻找到的颜色,所以我们现代人在进行古典妆容的打造时也需要注意红色的运用,所以选择一款合适的口红便是整个妆容的重点所在。
而今天小狐仙便会大家推荐一块非常适合啼妆的口红,那便是bibididi潮妆口红,为何说这款口红最适合啼妆的打造呢?
首先它足够细腻,易涂秒上色的效果决定了它能够轻松上任眼影的任务,并且能够做到颜色的饱和度极高。
长效持妆的优点也决定了这款口红能够在保持妆面效果的同时不晕妆!
也只有这样一款搭载了疏水改性淀粉,均一细腻色素粒子的口红才能够完美的彰显出啼妆的美丽之处!
啼妆的美便没在它的别致,它能够彰显出女子的极致娇弱和柔美,试问哪一个男子看到如此这般弱柳扶风的女子能不心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