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青瓷以浙江的越窑最为著名,在隋唐时期是十分重要的陶瓷品种。越窑创建于东汉,鼎盛于唐五代时期,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后,得以形成如今这庞大的窑系,以慈溪上林湖地区为中心,分布在浙江东北部的绍兴、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
当人们从窑炉中取出第一炉泛青的瓷器,便注定这一抹梦中的颜色会成为千年以来瓷器变迁的底色。自此,青色与瓷器的不解之缘拉开序幕而永不谢幕。
青色,典型的东方色
很难说明白青色究竟呈现出的是一种怎样的色彩,半浅的蓝、半浓的绿以及深浅不一的黑,都被称为青。正因如此,由于烧造技术不同,青瓷也会表现出浓淡各异的色泽,“艾色”“秘色”“雨过天青”“梅子青”“粉青”……,这都是对青瓷色彩的描绘。天青色在雨过天晴时出现,人们为这一瞬的颜色着迷,试图将其留下,留在生活中、留在瓷器里,于是青瓷诞生。
越窑秘色瓷
以“千峰翠色”的釉色著称的唐五代越窑秘色瓷,是一种高档的青瓷。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地宫遗址出土了十三件秘色瓷,堪称青瓷珍品。它们作为秘色瓷的标准器,成为判断该文化、文化类型或遗址某一期别的指征性器物。经过科学技术手段对越窑青瓷标本进行无损分析研究,发现历代越窑青瓷釉料配方主要由高钛、高铁的瓷石加草木灰组成。
青瓷的烧造与发展,从现代的工艺角度看,是中国陶瓷史中工艺和技术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从偶然发现到技术刻意利用的过程;从美的想象中,我们相信一定是青色的意向太过飘渺,所以古人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将它凝固在器物之上,使得青色之美为世人所观赏。
透过小小一片青瓷,我们不仅得以窥见那个早已远去的时代的残影,了解唐宋时期瓷器烧造工艺的发展、社会审美情趣和时代生活风貌,而且可以实现真正的视觉享受,对于美的追求亘古不变,这也是青瓷流传于世,经久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