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文/原创俨然若思
佛家常说正法、像法、末法,正法五百年,像法五百年,末法千年。在佛陀住世的正法时期,佛教没有什么崇敬物,那时除了佛本人是大宝,其余则以教授(经)、教诫(律)最值得崇敬,所以四众(或七众)对此外的一切都不置可否。“无常即苦,苦即无我。”《别译杂阿含经》是这么说的,这是一切事物的规律,即便是佛也要遵循着无常的定律而入灭。
佛陀入灭,在汉传的《长阿含经》(卷三、四)里讲得原原本本,经中说释迦佛路由末罗至波婆城闍头园中,有一位工匠叫周那,这位信众供养给佛陀一种食物,名叫“旃檀耳”。这是什么东西呢?据《长阿含经》中“別煮栴檀樹耳”的经文来推测,它可能是一种菌类的食物。这东西是有问题的,以佛的智慧他早就知道,因为佛曾叮嘱周那说:“勿以此耳与诸比丘。”释迦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因为佛觉得周那供养的信心不能动摇,但更不想其它的人因受供吃到这种有毒的食物,连带着也中毒,所以宁可选择自己一个人独吃“旃檀耳”。
释迦佛当时已经八十岁的老人了,又吃了这种有问题的食材,“而患犹更增”——病势猛然加剧了起来。佛知道自己要入灭了,阿难尊者于是请问佛陀,入灭的方法是什么,应如何处理,佛陀则为他解答这些问题。最后释迦牟尼佛在拘尸那罗城外,跋提河边的娑罗双树下入灭了。
入灭后,经过火化,得舍利八斛四斗,印度诸国王都来争抢佛的舍利,他们都想回国起塔供养佛的真身舍利。战争马上就要打起来了,这时香姓婆罗门说:“一切众生常念欲安,怎么可以为佛舍利兴起战争来相互残害呢?如来的留下舍利,他的初衷本想来以此来劝益众生兴起对佛法的信心,舍利现在我们应该平分才好。”就在香姓婆罗门的意见指导之下,诸国王八分舍利,回国兴塔供养。
后来这些舍利子怎么样了呢?随着时间的流变,这些舍利子有的存在,有的就慢慢隐没了。据西藏的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的记载,阿育王统一印度的时期,曾发心找出佛陀的舍利作为信物,到各地弘法,机缘巧合下,找到夜叉看护的舍利,并取出一部分带往弘法的国度——以北传佛教来说,中国有舍利的记载,那也是很早很早的。比如三国时的康僧会就以诚心感来舍利,让吴大帝孙权从此皈信佛法。
舍利,华言叫设利罗,这个音是从arīra里变化出来的——即身骨的意思。从像教的角度出发,它的存在是因后世弟子对佛陀的尊崇无限放大,故而它本身就是佛教的圣物。从仰慕上说,舍利是传信的载体,因为有这舍利的存在,才说明了佛出人间的真实性。换言之,人人都可以在佛陀的辉光中,依循着佛法而成为另一位佛陀。
法王要人王尊崇才好,在中国,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唐代的皇帝多少都与佛教有点关系。在凤翔扶风县(今属陕西省宝鸡市)法门寺有一座佛塔,塔中藏了释迦牟尼佛一节指骨,称为指骨真身舍利,这舍利是每三十年才能开一次塔。三十年就是一世,人家有多少三十年呢?故而皇帝多希望把舍利取出,让人瞻仰、参观,自己也能与佛结缘。唐宪宗的元和十四年(年),正好是开塔之年,在正月里,唐宪宗先是派遣中使(即宦官)杜英奇押宫人三十,持着香花迎佛骨于内道场,供养了三日。这个举动被崇儒的韩愈死磕了一顿,韩愈死了一篇《谏佛骨表》,其中对以佛骨为代表的佛教种种诋毁,甚至于说出:“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茹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把唐宪宗气得吐血,韩愈也是命大,被人力保了下来,且有心信写诗自嘲,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这枚让韩愈死里逃生的佛骨舍利,被后来的唐僖宗最后一次供养后,封藏在法门寺的地宫中。在年4月13日,无意中被世人发现了,从此法门寺顿得大名于天下。
其实,中国的佛舍利还是很多很多的,为什么说法门寺的真身舍利是“唯一”呢?答案是:它流传有序,具有史料的价值而已。
除此之外,世上还有没有佛的舍利呢?依照佛家的观点来讲,那当然是有的。但这种讲法有没有历史的根据呢?
明朝沈德符写了一部书,叫《万历野获编》,在补遗卷四《废佛氏》中记载说,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夏言建议,将皇宫中大善佛殿中的佛像、佛骨、佛头、佛牙等全部清理出来,把它们抛掉——埋在野外。嘉靖帝认为这么做还不够彻底,欲“永除之”,结果是“毁金银佛像一百六十九座,金银函贮佛头牙等一万三千余斤。”这个数字是令人挢舌难下的。但是对此说法一点也不值得奇怪,明代开国皇帝就是和尚出身,历代皇帝都多少都崇信佛教,经过多年的积贮,皇家拥有的佛舍利肯定是数目惊人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嘉靖前的明武宗被《明史》黑得不像样,好似是个荒唐的皇帝,但其实,他是个天才,武功的一方面不用说了。只从佛教上说,他居然懂得梵文,也通晓内典(佛经)。这在现代都是少有的人才。在皇宫中,明世宗能搜刮出这许多的佛舍利,泰半应该跟他的崇佛不无关系。但事事无常,没想到,继承他登位的嘉靖帝是位崇仰道教的皇帝,于是乎这些舍利就纷纷扫地而出了。
“因爱故生苦,如是应舍爱。当乐於独处,犹如犀一角。”(《金色王经》卷1,大正3,b14-15)佛法建立在人间,到底是随着众生觉悟佛教而开显之。那神圣的舍利所引起的,永远是鼓励众生有缘与佛的觉解亲近。人只要有这亲近之心,自然有学法、弘法的愿力。观音菩萨有偈道:“奇哉我胜义,本清净自然。诸法如筏喻,清净而可得。”(《金刚界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卷1),大正18,a16-17)世间有佛的舍利,能兴起多少人的信心,它到底是不可思议的舟航!
好看的皮囊易得
有趣的灵魂难觅
相信你独到的眼光
......
提升你的价值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