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她们是创业增收的生力军
她们是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她们是基层治理的排头兵
……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
“半边天”力量竞相迸发、
巾帼风采生动展现,
贫困妇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
实现脱贫的近1亿贫困人口中
妇女约占一半
乌英苗寨位于广西、贵州交界的大苗山深处,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家园的妇女成为苗寨的重要劳动力。为了提高妇女脱贫致富的本领,当地妇联、人社等部门采用“基地+绣娘+企业+市场”的模式,通过定期对绣娘进行培训、收购绣品再加工并投入市场,帮助她们增加收入。图为年10月18日,乌英苗寨妇女在培训课上学习刺绣。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经过8年的接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困扰我们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划上句号,在这一亘古未有的壮举中,中国妇女扶贫减贫也取得巨大成就——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半边天”力量竞相迸发、巾帼风采生动展现,贫困妇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脱贫的近1亿贫困人口中妇女约占一半。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扶贫减贫领域的生动实践,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能。
党的领导指明前进方向
“我曾向总书记郑重承诺‘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年,整村出列。年,所有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我兑现了诺言。”初春,站在大湾村民宿群旁,37岁的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激动地说。
在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左)和村民交流(年3月19日摄)。大湾村曾是金寨县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在余静和村民们的努力下,该村在年成功实现脱贫出列。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大湾村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金寨县。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将视察安徽脱贫攻坚的首站选在大湾村,坚定了大湾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到贫困地区考察,在进村入户、访贫问苦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和贫困妇女在一起的暖心画面,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妇女同胞奋战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力量。
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心系广大妇女,把解决妇女脱贫发展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全球妇女峰会、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等一系列国内国际重要场合的讲话中,在同全国妇联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就妇女扶贫减贫作出了系统阐释和全面部署。
把妇女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强调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都是特别需要关爱的群体,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
将促进妇女发展作为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的重要经验,指出“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针对特定人群组织实施妇女儿童、残疾人、少数民族发展规划”;
把妇女作为脱贫攻坚的主体力量,强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当前全党全国的重要任务,广大妇女应该在其中激扬巾帼之志、凝聚巾帼之力、彰显巾帼之美;
明确妇联组织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职责任务,要求妇联组织大有作为,抓实做实“巾帼脱贫行动”,格外关心贫困妇女、残疾妇女、留守妇女等困难妇女,为她们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揭示消除贫困对于实现男女平等、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深远意义,呼吁各国关心贫困妇女、老龄妇女、残疾妇女等困难群体,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确保妇女平等分享发展成果,推动广大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这些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彰显了大国领袖擘画脱贫攻坚蓝图的性别视角,为妇女实现脱贫发展、与全体人民一道追求幸福美好新生活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
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
消除妇女贫困,不仅关系妇女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且关系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关系亿万家庭的和谐幸福,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质量,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
处沂蒙山区的山东省沂源县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通过技能培训、岗位上门、产业推动、资金扶持等举措开展“巾帼脱贫创业增收工程”,引导和组织广大农家妇女参与以手工加工、社会服务、家门口增收为主的脱贫创业工作。图为山东省沂源县历山街道西沙沟村的农家妇女在学习电商创业知识。新华社发赵东山/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注重在顶层设计上突出妇女重要关切,不断强化促进妇女脱贫发展的制度保障。
把妇女脱贫发展纳入党治国理政总体框架。强调“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不仅从宏观上为妇女脱贫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而且明确提出完善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为解决这一特殊贫困妇女群体问题提供了根本路径;
把妇女脱贫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明确指出“加强妇女扶贫减贫”工作,把促进妇女脱贫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把妇女脱贫发展纳入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作为新时代指导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促进妇女脱贫发展的具体任务,充分体现了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的精准施策导向。
制定实施促进妇女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和策略措施,为做好妇女扶贫减贫工作提供了全面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公共政策工具。围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实施,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的纲要规划编制实施体系、监测评估体系及其相关工作机制。
这三个纳入、一个国家行动计划,是坚持党的领导、立足基本国情、体现国家意志、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对于有效解决掣肘中国妇女脱贫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意义重大。
主动作为发挥巾帼力量
“不仅要靠党的政策,要靠帮扶,更重要的是靠自己自立自强,克服困难才能改变现状。”年10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脱贫攻坚路上的巾帼力量”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陕西扶风吴家村村民王喜玲作为其中一名妇女代表,分享了自己的脱贫与创业故事,不幸遭遇丧夫之痛,倔强的她自强自立,成为扶风县第一个主动退出贫困户的人。
施林娇(右一)在十八洞村学习苗绣(年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妇女是脱贫攻坚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和贡献者。新时代巾帼脱贫工作中,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将用心用情用力帮扶与调动妇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起来,组织动员广大妇女奋力投身脱贫攻坚一线。
她们是创业增收的生力军——
贵州的“锦绣计划”带动了50万绣娘增收,创造产值60亿元;
甘肃实施“陇原妹”走出去、“陇原巧手”干起来精准扶贫措施,促进人均月增收元左右;
……
她们是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张桂梅和学生们在一起(年9月5日摄)。新华社发陈欣波/摄
云南女教师张桂梅40年坚守贫困山区,创办免费女子高中,改变了名贫困女孩的命运;
广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带领村民把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把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脱贫事业;
……
她们是基层治理的排头兵——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妇联组织推动下,实施“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行动计划,引导妇女并带动家庭成员向陋习宣战。17万彝族女性参与宣传教育、文明创建、互帮互助活动,70%的家庭被评为“洁美家庭”。
……
一组组喜人的数据,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妇女们正在多元业态中大显身手,在不同岗位上奋力拼搏,“半边天”作用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彰显。
妇联助推抓实巾帼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对妇联组织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大有作为寄予殷切希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为妇联组织更好承担党的妇女工作职责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使命要求。
近年来,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整合健康公益资源,加大在贫困地区开展“母亲健康快车”项目力度,通过健康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截至年底,向贫困地区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捐赠辆“母亲健康快车”及车载医疗设备,把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图为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妈妈带着孩子参加义诊活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供图
中央有号召,妇联有行动。全国妇联和各地妇联组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抓实做实“巾帼脱贫行动”,立足引领服务联系职能定位,发挥“联”字优势,主动担当作为。
突出思想引领,以“百千万巾帼大宣讲”“巾帼脱贫大讲堂”等为载体,线上线下持续传递党中央精神、宣讲扶贫政策、宣传致富典型,坚定贫困妇女脱贫信心;
加强教育培训,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累计组织多万贫困妇女和妇女骨干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助推贫困妇女增技提素;
扶持特色产业,推动建立妇女手工协会和合作社多个、“巾帼扶贫车间”1万多家、“妇字号”基地2万多个,发展巾帼家政、巾帼电商、巾帼乡村旅游等,带动多万贫困妇女增收脱贫;
做好“家”字文章,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抓手,在贫困地区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创建、“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好家风巡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强化关爱帮扶,开展“姐妹手拉手·巾帼脱贫快步走”活动,组织妇联执委与单亲贫困母亲、患重病妇女、留守妇女、残疾妇女等开展结对帮扶。
好风凭借力,奋进正当时。新时代妇女扶贫减贫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减贫事业的一个缩影,生动印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广大妇女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来源/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作者/张明芳
编辑/肖婷、陶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