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宝鸡法门寺地宫内藏武则天宝藏,大量舍利子 - 扶风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扶风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宝鸡法门寺地宫内藏武则天宝藏,大量舍利子
TUhjnbcbe - 2025/2/27 17:57:00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境内,距宝鸡市90公里。传说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汉明帝时期,当时佛教刚刚传入中国,北魏时期名为“阿育王寺”,开启塔基,供养舍利。隋文帝时成为“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为“法门寺”,成为唐代皇家寺院。法门寺地宫为目前所发现最大的地宫,出土大量精美器物。

法门寺地宫赵宏主编《中国古代玻璃器皿》

唐代是法门寺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并成为当时的皇家寺院。当时民间相传:“三十年一开,则岁谷稔而兵戈息”,即每三十年开启法门寺地宫,迎舍利至长安城供养,举国欢庆。

盘口玻璃瓶

武则天执政时期,曾两次开启地宫,分别在长安和洛阳供养舍利,其后唐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僖宗均供养舍利。咸通十四年(公元年),唐懿宗进行了唐代最后一次迎舍利至长安供养的活动。同年唐懿宗驾崩,次年唐僖宗将舍利子送回法门寺地宫。

唐越窑秘色瓷葵口碗法门寺地宫出土

此时唐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就在唐僖宗送回舍利子后六年,广明元年(公元年),唐僖宗匆忙西逃,年底黄巢大军进入长安,法门寺地宫中的宝物无人问津,就此封存。

武则天网络图片

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20件精美的玻璃器皿,各具特色。这件蓝色刻花玻璃盘,其盘中心的纹饰为带有网格纹的方形,方形的四边各对应一个拱门,拱门内有一五瓣的叶子,每个拱门与中间的方形分别组成一个“米哈拉布”。“米哈拉布”是阿拉伯语音译,意思为“凹壁”或者“窑殿”,西方译为“壁龛”,是伊斯兰教清真寺的设施之一,设置在礼拜殿后墙正中处的小拱门,朝向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克尔白,用来表示穆斯林礼拜的正向。伊玛目带领众人进行礼拜时,需面向“米哈拉布”,但是“米哈拉布”并不像其他宗教中的神龛,因为它只是一座拱门。

刻花玻璃盘

玻璃盘中的五瓣叶子,我们认为是枫叶,因为枫树在中国比较常见。但是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的专家则认为这种五瓣的叶子是大麻叶。大麻广泛种植于中亚地区,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用途广泛,以上二图的玻璃盘,均带有大麻叶花纹。

描金刻花玻璃盘,整体呈深蓝色,透明度较好。经过刻花、描金处理。

“米哈拉布”纹和大麻叶纹均多见于伊斯兰早期的艺术品,因此可以推断这些带有雕刻花纹和描金纹饰的蓝色玻璃盘,来自当时的“大食国”。另一件带有彩绘罂粟纹的玻璃盘,极其罕见,在世界考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件玻璃盘满施不透明的黄釉,在黄釉上用黑色颜料绘有罂粟纹饰,二次低温烧成。

描金刻花玻璃盘

这种釉彩属于拉斯特彩,起源于公元8世纪的埃及,后传到两河流域,一般用于彩陶的制作。以玻璃为胎的拉斯特彩器物,仅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而这件藏品普遍认为是公元13世纪左右制作的。法门寺这件玻璃盘的问世,将拉斯特彩绘玻璃的出现提前到公元9世纪以前。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鸡法门寺地宫内藏武则天宝藏,大量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