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水经注里的岐山 - 扶风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扶风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水经注里的岐山
TUhjnbcbe - 2024/3/25 17:41:00
什么偏方能治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

△岐山在扶风美阳县西北。

岐山,按《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岐山在陕西省西部。包括东崛山、西崛山、崛山梁及岐山,其主体部分岐山在岐山、麟游二县交界处。为六盘山余脉东支千山向南突出部分。相传周初有凤鸣于此,故名凤凰堆。因山状如柱,又称天柱山。《孟子·梁惠王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即其地。秦汉以前,为华山以西七名山之一。大部海拔~米,主峰东崛山海拔米。处关中平原北缘,山势北侧平缓,南侧陡峻。产多种中药材[1]。另按《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岐山亦名天柱山。俗称箭括岭。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七十里,山有两岐,故名。《尚书·禹贡》:“导汧及岐。”《诗经·大雅·皇矣》:“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即此[2]。

扶风美阳县,罗西章等认为法门寺在美山之南,故秦汉置县时即以“美阳”为名。美阳之为县时在商鞅变法之际。《史记·秦本记》:“(孝公)十二年,置四十一县。”嘉庆《扶风县志》云:秦"孝公作四十一县,一曰美阳......《注》说:“县城在今县北二十里崇正镇”崇正镇就是今之法门寺,从明嘉靖到解放初期皆以此称。美阳从秦孝公设置,经过两汉,直到魏晋,仍未改名,《汉书·地理志》说:美阳,禹贡岐山在西北。中水乡,周太王所邑,有高泉宫,秦宣太后起也,”《后汉书·郡国志》说:"美阳,有岐山,有周城。”《晋书·地理志》云:“扶风郡,美阳,岐山在西北,周太王所邑。”从以上记载看,美阳县城就在今法门寺附近。年夏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法门寺周围发现了断断续续的古城墙,古城之上还有被唐代灰坑打破的现象。此古城“形状略作拐角园钝的三角形,南墙长米,方向为75度;西墙长米,方向为度。北墙长米,成弧线状与南城墙拐角相接”……参考文献记载对照法门地处美山之阳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秦汉文化遗存,作出秦汉魏晋的美阳城就在今之法门寺的结论当是没有问题的。美阳县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年)置县到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年)迁往邰城共历时年。至于《后汉书梁懂传》说:“懂尝转战武功美阳关”。章怀《注》:“美阳,县名,故城在武功县北七里......”和《太平寰宇记》说:“美阳城在武功县西七里”均是美阳县在武功县西北七十里之误。以方位、道里考之,正好是今法门寺无疑[3]。

如今我们看到的法门寺,实际是年以后仿唐式建筑风格所重建的,年重建的塔完全按照明代十三级八角形塔样式修建,砖塔也被改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塔的北侧面,上有石刻“美阳重镇”。

《地宫》。法门寺唐代地宫于年发现,是世界上发现时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地宫所保存的大批文物,不仅等级高,品种多,有的甚至完好如初。是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种学科提供了实物证据,对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法门寺地宫文物代表了唐文化的金字塔尖。

上图摘自法门寺之一原创海涌岚浮好山乐水-12-01

上图摘自罗西章:美阳岐阳城域考,文博,,第3期,页69-78

[1]来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

[2]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3]罗西章:美阳岐阳城域考,文博,,第3期,页69-78

1
查看完整版本: 水经注里的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