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嫂子,上班去啊!”邻居打着招呼。“嗯!顺便送娃上学去。”姚红笑着回应。近日一大早,扶风县法门镇齐村村39岁的姚红就带着小儿子出门了。
姚红正在工厂打工
她时间紧得很,带孩子到工厂吃早饭,送孩子上学,然后返回工厂换工装、上缝纫台……虽然忙碌,但在她看来,当了多年贫困户,如今能在家门口找到“扶贫饭碗”,这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
脱贫女工在村镇工厂打工
曾经,一个穷字,泰山般压在姚红一家人的头上,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全家6口人,两位老人年老多病,没有劳动能力,求医问药花费也不小;两个娃娃,闺女读初中,儿子读小学,衣食住行处处都要“钱”;家里6亩地,靠种玉米和小麦,一年到头挣不下多少钱。尽管姚红的丈夫很能吃苦,一年到头在外打工,但家里还是入不敷出。姚红也想出去打工挣钱,然而公婆谁来照顾,娃娃谁来看护,土地谁来耕种?姚红说,自己硬是被“绑”住了。让姚红没想到的是,从年9月开始,她却“松绑”了。原来,通过扶贫干部介绍,她在家门口找到了“饭碗”,进当地九彩蝶村镇工厂上班了,工作是搞服装加工。姚红本就吃苦耐劳,没多久就成了厂里的熟练工,每月挣元工资不成问题。姚红算算账,现在一年在厂子能挣三四万元,而且厂子还允许女工带着孩子吃饭,费用全免,这真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好事,她家也终于甩掉了贫困帽子。[孙海涛]
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