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扶风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城市战争风云十传播与认知城市的未来逆 [复制链接]

1#

对城市的认知源自于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但是研究城市毕竟不是一个职业,所以绝大部分人对于城市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二线城市的基础上。

也许有99.99%以上的人知道北京和上海,但是也许只有50%的人知道福州和南昌,到了芜湖和淮安,可能知道的人就会急剧的降低到20%,最后那坡县和白河县,知道的人怕是不到1%了。

当一个大学毕业生,面对两个城市的选择,一个是熟悉的城市,而另一个闻所未闻,这位年轻人会有很大概率选择熟悉的城市就业和生活。对于旅游来说也是如此,每个人都知道北京和上海的景点,但是知道重庆和西安的景点人就少多了。

抖音上面重庆和西安的火爆,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也在不经意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

这一切都源自于一种经济规律,或者说叫头部效应。最知名的城市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认知度,而一些中小城市,除了住在该地或者附近的人群外,对于外地人来说,几乎是一个巨大的盲区,就像一座外国的城市一样。如果把认知的维度增加一些,不仅仅限于城市是否知道,比如城市的人口、城市的面积、城市的地理区位、城市的经济等等,随着维度的增加,全面了解的人也会剧烈的减少。

如果要问:陕西省扶风县或者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的面积、人口、地理位置和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的情况,几乎没有人知道。我们是否可以反过来推论,一个全国人民尽人皆知的城市,是不是就会迅速的发展起来呢?

自古以来,先有城市的繁荣,再有城市的美名传扬,这就像是苏州和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民谚,一定是在苏州杭州的名头已经传遍华夏之后,才在千里之外的普通百姓口中形成了一种“被植入”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传播一定是经历过千百年来漫长的传播和反复巩固。

难以想象,苏州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的屠城,而又一次次的重新站立起来,这与其强大的“价值观”输出是有着明显的关系的。举一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就好比上海的房价在其他城市都不变的时候,大跌到了二三线城市的水平,那么相信短时间内全国各地的投资者就会把价格重新买上去了(如果不限购的话)。这种固定的价值观是伴随着“大上海”、“上海滩”、“京沪”、“北上广深”而来的,这像极了曾经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一旦一座城市有了“江湖地位”,那么大家都敬他三分,哪怕它落了难,也是英雄好汉,也会有人帮助他东山再起。一座城市的发展无不经历了千百年,如果依靠自然的发展,是绝无可能出现“深圳奇迹”的。深圳的成功,是一次罕见的,在城市建设之初,城市知名度就远大于认知度的情况,就像是今天的雄安一样,在还没有打好地基的时候,就已经天下皆知了。

深圳和雄安的现象,放在古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秦征岭南,平百越,设桂林、南海和象三个郡,千年之后才得以逐渐发展。西方有句谚语叫“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更加直观地表达了城市的建设以及传承的不易。

所以,在新世纪,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是有一条捷径可以走的,那就是让知名度快于认知度进行传播,用知名度弥补认知度的不足,抖音只是一个例子,如果重庆和西安持续性的制造话题,制造知名度,而其他城市没有跟进的话,潜移默化之间,也许十年八年就会产生质变,产生逆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