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座值得故地重游的城市,如果第一次到西安,可以就留在这座城市多走走看看。如果重游西安,则非常建议到宝鸡看看。从西安到宝鸡乘高铁不过一个小时左右,在长安作为都城的千年间,世人皆知“得关中者得天下”,却鲜有人知“得宝鸡者得关中”。宝鸡在西安的西边,坐拥沃野千里却低调、古朴,为长安城稳守着大后方,默默看舞台中心的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凤鸣岐山周王地
距今多年前,原本生活在*土高原上的周人南迁至陕西岐山(即今天的宝鸡岐山县)一带,立国为周。宝鸡境内虽然也多山,但自*土高原而来的渭河裹挟大量泥沙,冲出秦陇山区后流速减缓,塑造出土壤肥沃的关中平原。周人自认为是“农神”子孙,在此发挥特长开拓出万亩良田,最早开启我国的农耕社会。
相传周文王时期,有凤鸟从西岐飞到雍,在一水池边饮水,因而有了“凤凰鸣于岐、翔于雍”的传说,古雍州改名为“凤翔”,今凤翔县是宝鸡市下辖九县之一。
时至今日,岐山脚下依然有一块隆起的周原遗址。不过既然是遗址且年代久远,可以想见已经看不出多少历史留下的痕迹了。如今的周文化景区是一个崭新的人造景区,有少量真正的文物静静地躺在周文化博物馆里,其余是很现代的游览路线。可当个到此一游的打卡景点,不必抱太大的期待。晚上景区有《封神演义-炫战》实景情景剧,效果不错,值得一看。
世上凡是有博物馆的地方,就有宝鸡青铜器
粮食充足使周人有底气与商王朝对峙,也把周人打造青铜器的技术推向了巅峰。当时青铜器除了实际用途,周人还把祭祀、战争等大事件用青铜器上的铭文简要记述。后周王朝迁都丰、镐二京(即今天的西户县),大量古拙却不失精美的青铜器却就埋在了宝鸡的土地之下。
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收藏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有的甚至是作为“镇宝之馆”而存在,宝鸡也因此被称为“青铜器之乡”。所以宝鸡的青铜器博物馆,无疑是大有可观的。
青铜器博物馆是国家级的博物馆,以青铜器为线索讲述了宝鸡的历史,尤其注重从周到秦的历史介绍。馆藏文物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余件,包括何尊、折觥、厉王胡簋、墙盘等禁止出境文物。镇馆之宝是铸造于西周的何尊,其上刻有“宅兹中国”铭文,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无论对历史和青铜器知识是否了解,参观博物馆都建议请一位讲解员。因为每件青铜器若刨去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看起来就像一堆锈铜,没有任何意义。
法门寺:一个“来都来了”的景点
周人对于宝鸡这片土地的开发,只能算是处于“青铜时代”。唐朝时长安成为世界级的超级大都市,盛唐的风华自然也辐射到宝鸡。宝鸡扶风县法门寺的地下,安置着释迦牟尼指骨舍利,也埋藏了唐代皇室供奉的珍宝。
今天的法门寺是宝鸡最热门的景区,遗憾的是,真正的古寺只有很小一部分,其余全是商业化的现代建筑。而且最让游客诟病的是,离开时不管买不买必须走过一段遍布商铺的商业街才能走到出口。很多人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而来,看不到舍利展出,又一直被推销购物,体验不是很好。
宝鸡今天常常被陕西人戏称为全省“最适合养老的城市”,其实作为万里秦川的开篇之地,宝鸡的“关中味儿”不比西安淡。如果你想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首推青铜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