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上,刘强东的演讲中关于农村电商的一句话火了,他说“很多电商都在打着农村电商旗号骗*府补贴”。虽然并没有明指所说的究竟是哪些电商,且只是简单的一句带过没有给出更多具体细节,但也算是勇敢指出了问题。在农村电商日益火爆的今天,它真的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吗?
强东所说“骗*府钱”可为真?
在促进电商发展上,*府的主要作用除了提供基础设施,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好的电商项目*府会出钱补贴,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
以某地*府下发的项目资金补贴通知为例,来看一下哪些电商可以获得补贴以及补贴标准,不得不说,最高万的补贴看起来还是很诱人的:
补贴对象:电商平台建设,包括行业垂直平台、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生活服务类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支撑性作用的重大项目。
补贴标准:不超过平台项目的设备购置、系统开发、应用推广等费用总额的50%以内给予补贴,单个项目原则上补贴不超过万元。
于是,很多电商平台跟地方省签了很多合同,找了省长、县长签字,要到了扶持资金,而拿完补贴就该干嘛干嘛去了,此前有媒体曝光过的赶街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网站很奇葩,没有备案,域名从赶集网而来,页面大部分都是淘宝客链接,居然也去县镇申报合作,居然同样获得了礼遇,而且获得了补贴,域名信息的统计数据,根本就惨不忍睹,没有几个点击。估计弄了小千万的资金吧。”
*府为搞“*绩”,强制公务员淘宝
既然找来的很多都是烂项目,百姓们自然不会在上面消费,那为了完成*绩,*府该怎么做呢?之前,我们就听说过有些地方发通知要求全县公职人员买鸡、买西红柿、买橘子……但到了农村电商这里,一些县级*府官员,为了搞电商形象工程,发文(通知)要求公务员、老师必须在网上购物,甚至一个人买上一两千块。
据了解,很多地方都在做这样的事情。今年9月27日《京华时报》报道,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人大常委会为了响应该县与阿里巴巴达成“农村淘宝”电商协议,要求职工每人网购至少0元金额物品的消息在网络盛传。经核实,扶风县人大确实于日前发有此通知,但未做强制要求。
农村电商看似异常火爆
年可以看作是中国农村电商元年,这一年李克强总理来到有“网店第一村”之称的浙江义乌青岩刘村,看到原本多村民,开了余家淘宝网店,容纳了多人就业,早在年网上成交额已达8亿元。开始大力支持农村电商。
此后,中农在线在农村的电商项目已经逐步成形,阿里从去年底启动的农村电商项目也有了一定拓展,在农村建立村淘服务站点,据说是帮助农村将农副产品卖到全国乃至全球。京东在电商进村上的努力,也同样不甘示弱,早些时日,就开始在农村招募培训推广员。此后,更是频繁出击,跟地方*府合作,设立电子商务示范区。
为了在农村建立品牌知名度,各家电商也是蛮拼的,一夜之间,各大电商加入了继运营商之后的农村刷墙大*,电商生态从城市的线上流量争夺战变为农村的土墙争夺战。
这些都在为电商下乡所作的努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商业状况。但中国农业人口基数的庞大并不能代表农业电商的平台光景是如何的正确以及有前景,因为农村电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没被重视。
农村电商发展障碍
1.实际网购人群少
我们都知道农村人口数量庞大,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农村居民为6.74亿人,但这6亿多人口能够转化出来的网购购买力又有多少呢?
稍微分析下农村家庭的人口构成,除了未成年人和上了年纪的祖父辈,中间一代基本都在外打工,已很少有在农村全职的年轻人,据数据显示父母辈大约占整个农村人口的三成左右。除去由于年龄原因对网购接受程度极低的祖父母辈和孩子辈(未成年人),再除去部分常年外出打工的父母辈,适合网购的人群必将再打折扣。
另一方面,除了人群本就少,农村对电商的价格也过于敏感。以往农村在线下购物的渠道主要有二:一是最近兴起的村村通超市工程,二是传统的集市。两种渠道的共同特点是价格便宜,普遍低于城市超市价格。
要知道,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之所以选择网购的原因大部分在于能淘到比商场价格更便宜的商品,其次还有懒人文化的盛行。而大部分的农村百姓还不存在这样的动机。
2.物流始终是硬伤
物流的不给力成为阻碍农村电商发展的首要关卡。前面说的是有没有人购买的问题,现在再看是否能购买成功。网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物流,为什么有时候急需的商品很多人选择京东自营而非淘宝,原因在于京东自建物流基本可以满足同城24小时内送达的需求,这是他的一个优势。但在农村,由于居民居住较为分散,不像城市高楼林立,别说是自建物流体系,就连申通、顺丰等这些快递物流公司的网点,大多暂时都只能送到镇上,再往下的“最后一公里”基本就乏人问津了,几乎没有一家快递公司可以将触角延伸至村一级。因此货而不达十称为农村网购最需要解决的一大障碍。即使目前马云们已经高调进*农村电商,试图解决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仍然不可能段时间内做到全国大面积覆盖。
不可否认的是,农村电商确实是一片蓝海,但在本身受诸多客观条件制约的情况下,又有不少投机取巧之人,如何真正做到为农民互惠互利,还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来源:百度百家文/爆料汇)
盘点:发展农村电商的五大痛点
随着互联网巨头的不断进入和*府部门的扶持力度加大,农村电商呈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但在如火如茶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电商依然有诸多放面的局限,不如物流成本高、规模化小和电商人才缺乏等问题。如若不能充分扫清障碍,农村电商的步伐将会十分蹒跚。
难挖的金矿
相关数据显示,现今农村拥有超过6亿的人口规模,有着万亿元以上的市场潜力。但农村电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其发展路径异于城市电商的特殊性让电商企业进*农村变得并非一帆风顺,完全将6亿人口实现有效的转化也需要更长久的时间。
早在年,阿里就将农村电商定位为公司未来发展重点,并宣布在未来三至五年内为此投资亿元人民币。京东今年也首次提出了自己的农村电商“3F战略”,并推出“星火试点”计划谋划破局。深耕农村电商的买卖宝更是借助先发优势,今年获得京东领投、腾讯跟投的D轮融资。想要分农村市场蛋糕的名单很长,苏宁、国美和村村乐等大批企业皆早早涉足。农村电商是新兴市场,也是电商领域最后一块潜力市场,巨头相继涌入,把尚在成长期的农村电商变成了一片红海。
相比之下,城市电商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业内巨头阿里、京东、苏宁和1号店等早已耳熟能详,京东、菜鸟、顺丰及四通一达物流体系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即使同样新兴的跨境电商,因其受惠于海外代购时代积累下的消费习惯,比之农村电商也存在着坚实的成长基础。6亿人口的农村商业潜力一直未得到彻底释放,入局者们面临的是从无到有的开拓,这种特性让农村电商有别于城市电商、跨境电商,具备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以曾经风头一时的生鲜电商为例。年,甫田网、菜管家和沱沱工社等一批企业纷纷成立。年顺丰速运也推出了“顺丰优选”,此后阿里、京东和1号店相继推出生鲜电商频道,就连来华后从未进行任何投资的亚马逊,也将在中国的处女投向于生鲜电商美味七七。生鲜类食品一度被认为是撬动农村电商市场的有力杠杆,然而年由优菜网的倒闭而拉开生鲜电商倒闭潮序幕,让红极一时的神话泡沫被逐个戳破,让人首次审视在环境复杂的农村推行电商是否具备可行性。
不过,农村电商并非全是坏消息,以中国农村市场为目标的移动电商买卖宝是个不错的特例,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买卖宝,始创于年,因城市市场已被电商巨头瓜分,转而将重心聚焦到乡镇用户,利用“屌丝”用户群盘活了农村市场。年,买卖宝全年交易额已接近20亿元人民币。如今买卖宝已先后获得腾讯、京东、红杉资本和联发科等多家公司数轮投资,成为资本宠儿,皆因其专注农村市场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五大问题,制约农村电商
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城市电商和跨境电商做的事情是从1到10,农村电商则是从0到1。京东董事长兼CEO刘强东也为农村电商特别提出3P理论,即满足多场景需求的品质产品(Product)、最低的价格(Price)、以及个性化的服务(PersonalizedService)。6亿人口、万亿元市场规模证明农村电商极具前景,未来的大方向是绝对利好。但从上文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仍然有五大原因制约着我国农村电商爆发:
首先,物流成本高。农村人口的分布继承古代社会部落式结构,对农村电商物流体系提出了极高的挑战。成本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配送成本很高,有时成本高过城市数倍,效率低问题也随之突出;二是返程空载严重,只是单向的将城市商品输送农村,而未能将农产品运进城。农村电商的物流成本自然高的吓人,解决这个问题将是农村电商成败的核心。
其次,网络覆盖率低。网络覆盖率和人口密度、地域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农村的网络情况同城市相比差别很大,好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普及,让农村居民上网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不过由于基础性设施的缺少,个别地区存在如信号差、信号盲区、上网速率跟不上等问题,制约着农村电商的普及。
第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年至年,中央财*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拨了高达31亿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背后的重要目的,是寄望农村电商服务三农,拉平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现今,中国城市与农村之间区域发展仍有较大差距,导致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市场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等配套体系支持,成熟的电商形态一直难以形成。
第四,电商人才缺乏。缺乏拥有专业知识的电商人才成为农村电商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阻碍。《“新三农”与电子商务》报告表明,在农村20%的人缺少开店知识,另有14%反映不会设计网店,31%认为当前最大的困难是经营管理和发展问题。缺乏足够的电商人才做基础,仅靠巨头砸钱推动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不过,如今地方*府和电商巨头,已将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作为重要发力点之一,未来定将有所好转。
最后,规模小。同中国城市电商和跨境电商相比,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尚且很小。这为农村电商实现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等设置了障碍,为此阿里、京东和苏宁在内的电商巨头开始主动下沉,阿里推出“淘宝村”、京东推出“县级服务中心”和苏宁推出“自营服务站”来构建代理网点体系,成为解决农村电商规范化的主要手段。
农村电商如何破题?
虽然问题多多,农村电商的路仍值得走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农村电商亟待破冰的是服务问题,现在无论是*策推动还是电商企布局,都围绕着搭建统一的服务平台来进行。*策方面多地*府通过打造电商创业园区、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提出人才培养计划以及与电商巨头合作等措施搭建统一的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主要聚焦将农村特产卖出去。
电商方面,阿里计划要建10万个“农村电商服务站”,京东计划未来开设家京东帮服务店和个县级服务中心。双方都在为渠道下沉做努力,也积极为农产品走出去找出路,多方合作搭建统一的服务平台解决农村电商服务的痛点。另外,前文提到的物流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瓶颈,愚以为搭建完善的物流渠道将是唯一解决之道,与快递公司合作是解决农村物流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受快递下乡*策的推动,京东和阿里等电商自有物流及四通一达等物流企业加快农村市场布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快递网点已覆盖48%的乡镇,新建网点超过5万个,快递包裹下乡数量达到了20亿个,带动工业品销售下乡1亿元人民币。
同样,解决农产品电商物流难题,还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全面优化农产品物流网络,对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加工、包装、库存和配送等环节统一制定实施符合现代物流技术的标准。如今,生鲜类食品是农村市场最急需的商品品类,也是农村市场构建自产自销消费网络的最佳突破口。
除此之外,农村电商不仅要开发农村市场消费潜力,不但将商品真正的无缝对接卖到农村,还要把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卖到城市,为农民实现增收才是农村电商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农村电商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建立专业的农产品物流电子信息系统,目前已有多个城市与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平台合作,建立专业的农产品物流电子信息系统,真正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
农村电商自真正被提出,到成为三农*策重点和电商企业发展重心已有数年时间,李克强总理曾明确要求,要加大对实体店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力度。年阿里研究院发布《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报告》预测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可能突破4亿元人民币。不言而喻,农村是个很大的市场,虽然电商在进入农村的过程碰到不少问题,但这条路无论多么曲折都非走不可。(来源:创业路上partner;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今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第八部“互联网+”系列著作:《农业互联网》也已启动编写。欢迎互联网电商企业和农业农产品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案例,我们将择优调研入选,详见
更多农村电商新闻及研究详见:“中国三农电商网”:
——最具颠覆性“互联网思维”案例
——“共享经济”风口的企业必备MBA式读本
——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企业级著作
《互联网+海外案例》
抢购链接:
——首部国外”互联网+“成功案例研究著作
——个国外“互联网+”经典案例重磅呈现!
——囊括电商、品牌、移动、社交、零售、O2O、物流、金融等
《互联网+普惠金融:新金融时代》
抢购链接:
——首部“互联网+金融”系统性著作
——三大板块、10个细分行业、50个经典产品案例
——全面呈现“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业现在与未来!
《互联网+:产业风口》
抢购链接:
——首部系统性、全景式解读“互联网+产业”实践著作
——10位大佬、四大产业、42个细分行业、72个案例
——为您呈现不一样的“互联网+”!
拉至页面底部左下角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EC.CN)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是我国互联网+智库,并运营国内最大电子商务新闻门户网(EC.CN)。
(1)网购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