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491208.html“您贵姓?”“免贵,我姓骂。”大声一点,听不清楚。我——姓——“骂”!听清楚了吧?听到这个姓氏的人,都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您没听错,就是姓骂,姓“骂”的“骂”,不是“骂人”的“骂”。这个“骂”字,长的一样,读音一样,意思大大的不一样。河南省商水县邓城镇周庄村,就有22户人家、多位村民姓“骂”。真的,我不诓人。据说,清代雍正年间,一位马姓大臣犯了错误,朝廷要户灭九族,他为了留住血脉香火,让后人改姓为“骂”,躲过了一劫。从此,“骂”姓尴尬了。举个栗子吧,年轻时,人们可能会叫你“小骂”;稍长,变成了“骂哥”;胡子一大把时,就成“老骂”了。如果,当了领导,就是“骂经理”“骂局长”......您还别说,这事儿真有。村里有个小伙到银行去应聘,身体都检查过了,入职前发现名叫“骂建行”,结果落选……骂某某是一名教师,学生称呼她某某老师,而不是“骂老师”。回首往事,段子太多了,“骂”也太难了。几代人,都为后代要叫什么名字而着急。翻着词典起名字吧?字典上的字词也不够用呀,“骂”和什么字组合起来,都尴尬异常。说多了都是笑话、幽默、段子。其实呀,“骂”姓和赵钱孙李周武郑王平起平坐,只是“少数姓氏”而已。“头条百科”说,“骂”,在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位,且有两个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六刑之一的骂刑,属于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骂,同“?”,本义“用粗劣恶*语言羞辱之”,是汉朝时期的非死刑法之一,即骂斥之法。施以骂刑的官吏,称之为“骂吏”、或称“骂人”,后裔子孙便以先祖官职别称为姓氏,即“骂”氏。第二个渊源:源于彝族,出自明朝时期彝族沙骂氏部落,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骂”氏不管有何渊源,既为姓氏,皆应平等视之。中国的姓氏中,不仅“骂”氏罕见,更多闻所未闻的姓氏,真的可以颠覆想象力。比如:死,鸡,醋,耍,第五......“死”姓,真有!怎么起名字呢?经典的几个名字是:死有钱,死发财,死顺利,死幸福......广西东兴有这么一群人,姓“鸡”。相传,“鸡”姓本姓“奚”,明朝战乱时,为了不让仇家找到,便在“奚”旁边加了“鸟”字,推行简化汉字后,就成了“鸡”。陕西扶风县有个浪店村,有上千人姓醋。还是在陕西,旬邑县的魏洛村,有多人姓“第五”,比如“第五甜甜”“第五名熙”“第五小刚”。村里有人当了经理,遇到客户来访,公司安排“第五经理”接待。客户乐了:“你们公司不大,经理还不少。”最近,河南有位大爷火了,他名叫“耍螃蟹”,这是真名,不是网名。耍大爷是河南修武县郇封镇雪庄村人,耍姓是村里第二大姓,和耍大爷同姓的村民有多人。有人说,骂,死,鸡,醋,耍,第五......等等等等,为什么不改改姓氏?老祖先有句话: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些“稀缺”的的背后,都有一段意味深长的故事,这也正是它魅力的象征。无论多罕见,都应该被重视、被尊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正是因为允许差异的存在,文化才更加绚丽多彩。这些稀罕的姓氏,虽然有时都有点小尴尬,但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过目不忘,一听就能记一辈子。挺好!推荐阅读:“种树市长”倒了仇子明,你算个“球”!—————————李万卿,笔名李理,南阳人,现居郑州,新闻策划人,独立评论人,专栏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万字作品问世。商务合作及转载公号文章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