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扶风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汉代到民国,女性审美观历代不同,凤眼影 [复制链接]

1#

古人审美观认为,一双凤眼往往是女性美的标准,我们可留意古画中的仕女,均被描绘成拥有细长凤眼及单眼皮。久而久之,令近代的欧美人士皆认为单凤眼是中国美人的特征。

即使到现在,外国男生都喜欢这类亚洲女子,因为东方的美彷佛盖着一层古老且神秘的面纱。外国人欣赏的东方女性,就像欣赏古老宫廷仕女图。早年,一名内地少女唐赫,在国际模特儿比赛胜出,评判认为她深具东方美,看看她的貌相,也许就是典型一例。不少华人网民都心感震惊,其实也可理解。

唐赫

单看不同年代的仕女图,又或者看凤眼,是否能够掌握中国不同时代的审美准则?那不一定。早在上古母系氏族的社会,审美标准不看外貌,只看生殖能力,从新石器时代女神像,造型都粗壮结实皆能反映出来。到了夏商周至先秦时期,社会开始注重女性形象,柔弱、顺从,精致、细腻就成为主要女性审美观。

到了汉代,尤其到了南北朝时期,士大夫受到玄学影响,审美观较为离地,由崇尚健康,转移至过分的雕饰。自两汉时期,女子已用妆粉一白遮三丑,而服装粉白黛黑、体型丰肉微骨,成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女性审美基准。女子也慢慢自觉去追求女性之美,得到欣赏和珍视。

洛神赋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是据曹植《洛神赋》而作

隋唐是中国史上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妇女束缚也相对较少。从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中可得到印证,看出女性如何打扮得雍容华贵,表现当时的女性美。当时,美女标准注重雍容富态、健康自然。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这一时期,女性穿着相对来说暴露,在今天的角度而看,表现得较为性感。

捣练图

唐代《捣练图》,可见妇女额头有红瓣花片装饰,从衣着及样貌也可看出当时美的标准

这时女子大多穿着广袖襦裙,曳地长裙。用衣带来作装饰。当时还流行头插花钗和步摇,进一步强调女性温婉妩媚。在化妆上,最盛行的是在额间点上一个红色或黄色的花子以做装饰,也就是花木兰从军后回家: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宋朝以后,中国传统社会开始变得保守。女性美从华丽开放走向了清雅、内敛。女性美.可以用观音菩萨的本貌作标准,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渐渐倾向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五代缠足,到了北宋中叶以降,人们崇拜三寸金莲,元明清随之。

红叶题诗仕女图清画家费丹旭《仕女图》

到了清末,社会以《红楼梦》的林黛玉作美女的标准: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一种病患式美人,到了民国时期仍是主导;不过幸好的是,受西方影响,女性不再以缠足为美。

张嘉倪

张嘉倪被琼瑶形容为有一双摄人心魄的凤眼

胡蝶

清朝灭亡到民国,中国美女标准逐步与西方接轨,代表人物如名妓赛金花及影星胡蝶等。民国以后,女性的美丽标准是要比男人还男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