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扶风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楼梦黛玉宝钗同为天香国色,为何宝 [复制链接]

1#

有句话说的话,好的感情:始于颜值,升于才华,忠于人品!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一开始所拼的固然是容貌,但最终所拼的却是人品。

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让贾宝玉认为似神仙之姿。

薛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也是让贾宝玉看直了眼睛。

从这一点上来看,林黛玉与薛宝钗的花容月貌,二人不分伯仲。林黛玉文采风流,才华横溢,被誉为咏絮才”。在大观园诗社中写诗吟赋,屡屡夺冠,他的《葬花词》借景抒情,借物托志,表达委婉。

薛宝钗见识广博,以物喻人,她的咏螃蟹的螃蟹诗,就是林黛玉也拍手叫好,自愧不如。

学识方面,林黛玉和薛宝钗也是伯仲之间。元春省亲,要求姐妹们作诗,拔得头筹的就是宝黛二人,而宝玉呢,既需要宝钗的鼓励,也需要黛玉的帮忙。

宝钗过生日,贾母让她点戏,宝钗很巧妙地捕捉到贾母的喜好,并将戏曲中的意思逐一解释给宝玉听,这才让宝玉开始了他的了悟阶段,黛玉虽然一直旁听,但这一切她都心知肚明。

黛玉不喜热闹,宝钗不爱装扮,她们都是美人,却都喜欢银装素裹的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黛玉的清高与宝钗的圆滑,恰恰一个完美女性所具备的特质。但真正能做到独一无二的,还是骨子里的清高,它既代表着实力也象征自信。

宝玉虽是男儿身,内心却比一般女子还感性,他感叹世间万物,渴望一切美好。但终究他的不问仕途,不恋名利,就是想和别人不一样,也是宝玉的清高。

而宝钗,她背负着家庭的任务,从小就被压抑的天性,使得她再如何洒脱,都仍希望可以有一个温暖的依靠。她眷恋的不单是宝玉这个人,还有他将来可能成就的人生。

如此一来,宝玉和宝钗终究是生活不到一起的。而黛玉对情爱的迷恋,更多的是在内心,只求心安,不论其他,无论宝玉追求什么,将来怎样,她都不会试图让他改变。

在人品方面,宝钗要稍逊黛玉一筹,所逊色的不过是“真性情”三字。

林黛玉性格敏感多疑,甚至有些刻薄,但是一切都是针对着宝玉,都是为了维护她的宝黛爱情,至于其他的却从不损人利己。

而薛宝钗却不一样,她热心助人,但她所助之人都是对她有用之人,如果对她无益,不要说帮助,就是看也未必看一眼。为了自己,她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比如在金钏之死中的表现,也可以损人利己,如滴翠亭事件。

感情中最珍贵最让人珍惜的就是纯粹的情感,没有其他任何杂质。按照书中的描述,黛玉和宝玉之间的感情是非常纯粹的,可能在现在这个浮躁而又现实的社会,宝黛之间的的感情是不可能存在的。

正因为感情极为纯粹,所以这样的感情就只是单纯地看两个人和两颗心的相处了。和什么家世、容貌、才情,一概无关。这就是即使宝钗和黛玉二人整体来说不相上下,但宝玉就是对她无感的原因。

如果是放到现在的世界里,假设是我们成年人在处理婚恋一事,恐怕会更多地去考虑现实的问题,比如家世、财富、是否般配等,就好像在《红楼梦》里,黛玉非常介意的就是这一点,正如她说的: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

这就是因为在古代,金玉良缘这个说法,大概就和现在什么房、车的说法相似了。其次,很多事情讲究缘分,爱情更是如此。

宝玉对黛玉一见倾心,黛玉见了宝玉感到似曾相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两人上一世就有一段未了的情缘。

有一段恩怨,宝玉是神瑛侍者的时候,对黛玉这棵绛珠仙草有灌溉之恩,这一世,黛玉为了报恩,就随宝玉下世,要将眼泪还给他。

这样的深厚的缘分,注定了两人今生今世还会继续这段前缘。这就是宝玉独爱黛玉的原因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