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扶风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新办见面会上,来了5位脱贫攻坚战中的巾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index.html

工人日报客户端10月13日电10月13日,5位脱贫攻坚战中的巾帼典型,来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讲述起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故事。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鑫鑫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岳桂玲年带领农户成立了合作社,注册“莫力峰谷”商标、“豆地租”品牌商标,发展智慧农业,打造了莫力达瓦“豆地租”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扶贫模式。自年到年,她带动了9个乡镇19个村的个贫困户脱贫致富,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所在旗的12家合作社发展智慧农业,利用互联网销售农副产品。

“在扶贫的路上,有喜悦也有忧愁。”岳桂玲对这些年的扶贫感触颇受,“喜悦的就是,看着通过我的思路和扶贫模式让乡亲们分红或是卖产品增收。忧愁的就是,通过订单收购贫困户的产品时,可能存在着滞销的问题。我就从自身找原因,通过一次次的学习,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把包装设计得精美,把我们的产品卖出去。”

来自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召公镇吴家村的王喜玲曾是一名贫困户,之前因为家境贫困变换过各种挣钱的门路,还办过理发店,去新疆种过棉花,也摆过地摊卖过鞋,后来又转型开办养猪场。年,她的丈夫因车祸去世。为了还清债务,在政府以及妇联组织的关心和帮扶下,王喜玲通过栽种苗木,当起了苗木“经纪人”,3年时间还清了所有的债务,盖上了新房,也开上了小汽车,成为全县主动退贫第一人。

脱贫之后,王喜玲成立了扶风县喜林苗木果蔬专业合作社,首先做的就是吸纳村里的贫困户和妇女们,为他们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10月21日,她将再次到北京参加“扶贫平台”的产品展示会,“到时候,我们会带上家乡的苹果和其他的农特产品。希望能把我们的农特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帮到更多的乡亲们增收致富”。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原党支部书记、十八洞村妇联主席石顺莲今年67岁,嫁到十八洞村已经44年了,见证了大山里的苗族寨子一点一滴的变化。精准扶贫的政策指引下,十八洞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快步发展,路通了、拓宽了,村容村貌改变了,可以说现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石顺莲本人不仅带领村里的苗族妇女乡亲脱贫致富,同时也传承了苗绣技艺,成立了苗绣合作社。年,中车株洲公司和十八洞村全员合作,将高铁和苗绣结合。“如今,仅做苗绣一项,我们每个社员每个月就有元至元收入。”石顺莲说。

有着多万粉丝的网红“巧妇9妹”甘有琴,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三海镇苏屋塘村。年,她帮助家乡销售农产品万斤,销售额多万元。她曾在一个晚上,帮助家乡销售了滞销的7.5万公斤芒果。

“以前我们用传统的方式去种植和销售,白天摘果,晚上就要拉到大的批发市场销售,很被动的。”甘有琴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有了互联网,让家乡的农产品走出了大山,销往全国。”

来自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的程桔,是一名90后的村党支部书记。大市村是崇阳县47个贫困村之一,交通闭塞、村容落后、产业单一,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这几年通过精准扶贫政策,沿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村子发生了巨变。特别是引进大市龙虾养殖基地,建光伏发电、建扶贫车间、建文创产业园,该村的集体经济突破零,达到了11万元。

大市村出土的年代最久远的文物是一个商代铜鼓,是一个国宝级的文物。程桔下一步的计划就是以它为内容,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引进手工,带领妇女群众做文创产品。“我以前在广州是做设计师的,在网上做设计图纸,而我现在是在家乡的土地上做设计,规划我们村的未来,规划更加美好的生活。”程桔动情说道,“在这里我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很庆幸当时有勇气回到家乡,为家乡做一些事情,觉得特别值得。”(工人日报记者陈俊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