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河池城区学校调布局 学生入学有“地”
员 廖华
随着我市城区的发展,人口增多,上学难问题日渐突出。为了扭转这一现状,2013年初,河池市委、市*府决定启动市中心城区学校布局调整3322工程。该项目开展以来,市、区两级*委*府高度重视,市教育局、发改委、国土局、住建局、财*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解决了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和择校热问题。
部门通力合作 推动教育资源调整
据了解,为解决河池市城区学生上学难问题,根据我市实际,2013年,我市中心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重点实施3322工程。具体内容为,开工建设河池市城西幼儿园、开工建设澳门国际城幼儿园、开工建设金城江区六圩镇肯研幼儿园;开工建设河池市实验小学澳门国际城校区、扩建河池市实验小学、扩建金城江区第八小学;搬迁金城江区第二初级中学到原河池市机电工程学校、启动金城江区第四初级中学新校区55.7亩征地工作;完成河池高级中学117亩征地任务、启动河池市第二高级中学搬迁选址及新校区250亩征地工作。
开展这项工作,无异于西天取经,难度极大。为了顺利推进该项目,河池市委、市*府领导亲自上阵。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世勇非常关心城区学校布局调整的落实情况,经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询问工作进度,帮助解决困难。今年2月,*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工作汇报会,专门听取教育工作特别是3322工程推进情况汇报。今年7月,何辛幸市长组织开展城区学校布局调整调研活动,并议定市二高暂不搬迁,对河池高中、市民族高中进行扩容建设,继续完善金城江区二中、河池市实验小学和澳门城小学建设。今年7月,根据金城江区*府的请示建议,市*府结合城区发展实际,经过充分的再论证再研究,对部分项目作了调整,同意金城江区*府在十二五期间暂不征地扩建金城江区第八小学、不搬迁金城江区第四初级中学。
据悉,3322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项目开展期间,*府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市发改委将该项目纳入市级重大建设项目,及时对建设项目进行立项并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市住建局将该项目纳入市*建设规划,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并及时审核项目规划和建设设计方案;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储备中心对项目建设用地及时收储并划拨;市财*局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并根据建设进度按时拨付建设资金;市编制、人社部门对新建学校核定编制指标并及时招聘教师;金城江区*府积极主动做好项目用地的征收工作及区属学校的建设工作。
布局调整显成效 学生不再入学难
据了解,经过一年多的强力推进,3322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市*府的全力推动下,新建的河池澳门国际城小学已于今年8月底完成基础建设,市、区两级*府共投入资金768万元,用于学校电教设备、智能化校园、功能室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等建设并交付使用。该校已于今年秋季学期按时开学,开设了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20人,解决了城东片区群众子女就读小学就近入学和入学难的问题,同时减轻金城江区第八小学的招生压力。
今年暑假,市、区两级*府共投入资金253万元,由金城江区教育局组织对原金城江区第二中学校区进行维修改造,改建工作于今年8月25日完工,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已正常使用,新学期实验小学增加14个班级,增加学生576人,班额均控制在50人以下,解决了实验小学长期以来存在的大班额问题。
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于2013年5月份搬入新校区后,市、区两级*府立即着手解决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原校区移交给区二中的问题,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市、区两级*府共投入1884多万元,新建新校区田径运动场和学生食堂并对学生宿舍、教学楼维修改造。学校还自筹资金200多万元用于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生活设施的置办和更新。该校已于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前顺利搬迁至新校区,新增学位600个。今年秋季学期,该校招收七年级新生12个班,新增学生170多名,七年级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经市、区、镇三级*府多次深入村屯做群众思想工作,河池高中运动场已于去年9月底开工建设。今年,河池高中共获得自治区、市级资金5408万元建设综合楼、体育馆、学生宿舍、通用技术实验室及食堂建设。此外,河池市民族高中、河池市城西幼儿园、肯研幼儿园等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据市教育局统计,截至目前,市中心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共投入资金16683万元,新建了1所公办小学,扩建了5所公办小学,搬迁1所公办初中,扩建1所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新建学校校门3个,新建标准篮球场16个,新建教学楼12栋,新建或在建学生食堂3个,新建小学标准化运动场1个,开工建设普通高中学校大型标准化运动场1个,新征土地147.3亩,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学校占地面积增加223.7亩,义务教育增加了176间教室2300个学位,基本解决了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和择校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