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论坛
韦氏龙门公房,不属于韦氏东西两眷,而属于“第三系”韦愔系下。龙门公房出了名相韦执谊,出了刺史、太守近10人。因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而成为传奇的韦丛,也出自此房。
一、龙门公房起始祖考韦氏龙门公房,《元和姓纂》将之归为“京兆诸房韦氏”。姓纂载:主客郎中韦弼称东眷龙门公房。至于与东眷的具体关系,及远祖为谁,并未交代。
龙门《新唐书宰相世表》则记载:
龙门公房。安成侯胄次子愔,愔生逵,逵六世孙挺杰,后周抚军将军、平州刺史。二子遵、通。遵,骠骑大将军,晋州大总管府长史、龙门县公,因号龙门公房。通生善嗣。
从中可以看到,龙门公房不属于西眷和东眷,属于韦愔系。西眷韦潜、东眷韦穆与韦愔为兄弟,其父为韦玄成七代孙,魏安城侯韦胄。这也就是说,西东两眷名下各房与龙门公房都是以韦胄为共祖的。
《新表》又载,龙门公房得名于后周骠骑大将军、晋州大总管府长史、龙门县公韦遵。房名由来应无误,但韦遵之名恐误。
《唐故宣歙池等州观察支使将仕郎试太常寺协律郎韦府君(知雄)墓志铭》载:其先京兆人也。八代祖遵通仕魏,历周、隋,官至辅国大将军、上仪同三司,封龙门县开国公。
新表称韦挺杰二子,一韦遵,龙门县公;二韦通,生善嗣。与《韦知雄志》对读后可知,新表应是将一个二字名(遵通)误解成两个一字名(遵、通)了。
故龙门公房唐前世系概略如下:胄—愔—逵—?—?—?—?—?—挺杰—遵通—善嗣。
二、龙门公房与南皮公房关系考姓纂记南皮公韦瓒是韦穆九代孙:
韦穆九代孙南皮公韦瓒,隋尚书右丞,生叔谐、季武、叔谦。
新表则称瓒为愔七代孙景略子:
南皮公房安城侯胄次子愔,愔七代孙景略,后周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青州刺史,生瓒,隋仓部侍郎、尚书右丞、司农卿、南皮县伯。四子叔谐、季武、叔谦、季贞,因号南皮公房。
岑仲勉先生校后认为南皮公房应为韦愔之后:
《新表》:“胄三子,潜、穆、愔。愔七代孙景略,生瓒。”生瓒,则瓒非穆之裔而为胄九代孙。与此异。又《毗陵集》八《韦缜神道碑》云:“楚元王传后五世长孺相汉,始自鲁国徙家杜陵,其后十六世景略,仕魏为青州刺史。”世数与《新表》符,“穆”字当误。
如果岑校无误,那么龙门公房与南皮公房都是以韦愔为共(始)祖的,较之东西眷,血缘关系更近的两支,且,南皮县伯韦瓒之父韦景略与龙门县公韦遵通之父韦挺杰同为韦愔七代孙,再往上溯的话,他们会不会共祖或共曾祖?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龙门公房与韦氏诸房关系表
三、龙门公房世系梳理据现有已知史志资料将龙门公房世系简单梳理如下:
韦遵通,仕后魏,历周、隋,官至辅国大将军、上仪同三司,封龙门县开国公。遵通生善嗣,上谷郡太守。善嗣生崇德,太子谕德。崇德生会、弼。
(一)韦会世系
韦会,生仲昌、叔昂、伯详(考功郎中)。
韦仲昌,京兆少尹,生渐、浼、交。韦渐,孙承务郎、行汝州叶县尉韦静。韦浼,一名莓,又作每,巴州刺史,生执中、执谊。执中,泉州刺史,子左武卫兵曹参军韶、楷,又有女曰三娘,早夭。执谊,中书侍郎,相顺宗、宪宗,生曙、曈、昶、旭(字就之)。韦曈,字宾之,郑州刺史,子知雄,字几玄,试太常寺协律郎,知雄生军、褒、翘、续。昶,字文明,生布震,字熙化。
韦叔昂,左司郎中,生汎,汎生万,万生古,古生遐,字思永。
韦会世系表
参考文献:《元和姓纂》《新表》《韦执中故第三女灵志文》《韦楷志》《韦知雄志》。
(二)韦弼世系
韦弼,字国桢,商州刺史,生伯阳、季庄、仲长、叔将(豫州刺史)。
伯阳,字春,仓部郎中,北都副留守,生建、迢、造(大理评事)。韦建,字正封,秘书监,嗣子宗卿,侍御史、户部员外郎,为季庄之孙。迢,岭南节度行军司马,生夏卿、周卿、正卿。夏卿,字云客,太子少保,子某、璋(字宜之),某生延范,字承之。正卿,生珩(台州刺史)、瓘。瓘,字茂弘,终秘书监、赠工部尚书,生京兆参军劳谦、四卫益谦、崇节、牧谦等十五子。
季庄,扶风郡太守,有子某,生宗卿,出嗣韦建为子;有子某,华原令,生信卿,华州参军、长安主簿;有子逯,告成县尉,生殷卿,门下省典仪。
参考文献:《韦夏卿碑》《韦逯妻志》《韦殷卿志》《韦瓘女志》。